闻“汛”而动 青春向险而行 险象环生的救援通道 乘风破浪的李夏精神 为考生保驾护航的青春卫士 青年突击队筑牢的“青春堤坝”
05版:专题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第1817期  总第总第58期期  2020年07月10日  星期五
返回首页 上一期  当前第1817期  下一期
乘风破浪的李夏精神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发布日期:2020-07-10 10:55:17

  绩溪县长安镇梧川村村民委员会委员、兼职团干部洪微已经连续奋战在防汛抗洪、抢险救灾一线好几天了。“我刚刚从山洞里出来”。7月6日,当记者联系上洪微的时候,她正在防汛抗洪抢险救灾一线,继续转移村民,帮受灾村民清理房屋,扛着水管、零件进山修葺自来水……暴雨突然袭来,这个只有31岁、身躯略显单薄瘦弱的姑娘却选择乘风破浪,践行青春使命。
  持续的强降雨,吹响了汛情的集结号。7月2日,绩溪县委、县政府下发了做好当前防汛工作的紧急通知。党有号召,团有行动。在严峻的汛情面前,团县委紧急发布《致全县广大团员青年和青年志愿者们的一封信》,并启动防汛志愿者招募工作。连日来,该县各级团组织和广大团员、青年高擎鲜艳团旗,奋勇抗击汛情,生动践行李夏精神。
  洪微所在的长安镇梧川村是该县最先出现汛期险情的地方之一,她不仅是村干部,也是家里的顶梁柱。连日来,她在抗灾抢险一线忙着道路疏通、转移群众、安置帮扶等工作,但一直连轴转的她并没有忘记作为人民陪审员的职责。7月6日上午,洪微拖着疲惫的身体,坚持到法院参加庭审。
  庭审中,她关闭了手机,专心参加庭审,直至结束。心挂家乡险情、群众安危的她匆忙走出法庭,打开手机这才得知自己家遭遇了山体滑坡的冲击,房屋受损,梧川村的险情又进一步扩大。“我奶奶、我爸、我妈还在家里,我当时急坏了,只想赶回去,帮助家乡抢险救灾”。她急忙联系村里,电话却始终无法接通,心急如焚的她急着往村里赶,却遇到了山体塌方、道路受阻,她只得冒着大雨帮忙清理疏通道路。
  所幸,洪微家中年迈的奶奶、年幼的孩子及家人都得到了及时转移,梧川村的村民们也都得到了妥善安置。暴雨中,她留下的身影格外美丽。
  洪微只是该县防汛一线无数团员、青年的一个缩影。汛情发生后,该县上庄镇汛情较为严重,民房进水,群众受灾。上庄镇党委、政府快速反应,果断决策,在险情发生前就及时部署转移群众工作,全力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上庄镇团员、青年纷纷投身防汛一线,帮助转移受灾群众,将他们安置在安全场所,并按镇党委、政府部署轮班陪伴老人,带他们去卫生院检查身体,努力消除群众恐慌心理。这几天,他们顾不上休息、吃饭,心里首先想到的是老人们,他们为转移群众送去一日三餐,并询问老人生活所需,回来后在食堂简单吃上几口,再次投入到防汛抢险和安置群众一线。
  “时代楷模”李夏的事迹与精神在全省团员、青年的心里扎下了根。汛期面前,乘风破浪的李夏精神在皖江大地熠熠生辉。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17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