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曦:用智慧装点美丽家园 宋能超:“地下工作者”的内在修养 焦海涛:五天研制出获欧盟认证的核酸检测试剂盒 陈志遥:新一代轮轴人的工匠精神
04版:人物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第1817期  总第总第58期期  2020年07月10日  星期五
返回首页 上一期  当前第1817期  下一期
宋能超:“地下工作者”的内在修养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本报记者 黄慧 发布日期:2020-07-10 10:49:42

  “外面还在下雨吗”是宋能超见到记者说的第一句话。这位轨道交通的电客车司机凌晨4时半已开始工作,终日行驶在忽暗忽明的隧道,无法感受外面的微风和阳光。“孤独是常态,但是看到乘客上上下下,内心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油然而生。”宋能超说。
  90后“老司机”宋能超是合肥城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首批在校订单班司机,从单独上岗至今已安全行驶近10万千米。2017年5月成功避免一起列车进入无电区事故,并受到乘务一中心通报表扬。全国交通职业技能大赛是行业内的顶级赛事,宋能超代表我省第一次参赛。“当初领导对于拿奖没抱太大的希望,毕竟没有经验,且考核标准是广州的操作标准,跟合肥的操作模式完全不同。”宋能超说,“但我觉得还是贵在坚持吧,要敢学敢拼。”2018年,他代表安徽参加国赛。为了将理论知识牢记于心,他将知识点打印出来随身携带,只要一有时间便拿出来背诵;为了实现手动驾驶的精准对标,他模拟了在夜晚、小雨、大雨、起风时的不同环境下的操作,并用水平仪与激光笔测精准度;为了保证故障处理时的流程正确,每一次练习他都用手机拍摄下来,每一步流程认真核对。当妻子在产房时,他还在梳理考点。一百多天的半封闭式训练,最终让他在全国总决赛中获团体第四名、个人全国第14名,并获“全国交通技术能手”的荣誉称号。
  在乘务一中心,每一位电客车司机手里都有一本宋能超制作的活页册,记录着各种故障和解决方法。随着行车经验的丰富,他发现技术规章文本的内容需要进一步的修改与完善,为了优化故障处理的流程的合理性和实效性,他通过实际操作一遍又一遍地去推敲,找专业的车辆和通号技术人员进行请教与探讨,并征求司机的意见制作了这本故障类的“百科全书”。作为分公司乘务一中心电客车四队副队长,他创造出班组特有的“每日行车安全预想,每日一例一片”的工作学习机制,即由班组长或班组安全员结合工作经验,在班前一天制作完成“安全预想”案例与解决方案,发至班组群里,员工自行下载查看并学习,班组利用交班会时间进行集体学习与讨论。
  现在,宋能超不仅是出色的司机,还是轨道交通行业的蓝领“导师”。宋能超蓝领创新工作室聚集了轨道交通的各类顶尖人才,充分发挥技术攻关、培训传艺、研究开发、技术交流四个职能,为合肥城市轨道交通培养了一大批高素质、高技能、高本领的人才。


  点评
  凭借着对工作的热情和过硬的技术功底,宋能超先后获“全国交通技术能手”、省“优秀共青团员”等荣誉称号。他与合肥城市轨道交通一同成长,用爱岗敬业精神的追求事业上的进步。未来,相信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努力践行“在岗一分钟,安全60秒”的司机誓言,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坚定青春梦想,努力铸就城市轨道交通行业青年司机新标杆。
  □合肥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党办副主任、工会副主席、团委书记  席方珅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17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