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朋友们,你们都在家吗?我也在家,但是爸爸不在家,他是一位医生,被派去了滁州市新冠肺炎医疗小组,我已经连续15天没有见到他了,我相信病毒很快就会被打败,武汉加油,爸爸加油”是滁州市实验幼儿园大五班幼儿孟雨泽发在班级群里的一段视频内容。孟雨泽的爸爸是滁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医生,疫情暴发后便投身于抗疫第一线,孩子将对父亲的思念寄托在一幅幅画儿上,父亲逆行时的动人身影转化成了孩子战胜病毒的信心。
与孟雨泽有着相似经历的还有同班幼儿汪心悦,来不及告别,奔赴“战场”的爸爸只留下一张“要原谅爸爸吗”的字条。第二天醒来,本要和爸爸一起去看画展的汪心悦愿望落空。当汪心悦通过新闻了解了新冠肺炎疫情的严峻形势、了解到爸爸在抗疫工作中的艰辛与危险时,她决定原谅爸爸,隔着屏幕大声地说:“爸爸,这一次我原谅你了,你们要加油,快点打败病毒。”
疫情暴发以来,滁州市实验幼儿园共有19名幼儿家长奋战在抗疫第一线,他们当中有救死扶伤的白衣战士、有守护一方的警务人员、有默默付出的基层工作者……他们义无反顾,舍小家为大家,不计报酬,不论生死。
战士在奋斗,可是他们的子女谁来陪伴、想念父母时怎么办、睡觉前没人讲故事怎么办……
“你们放心,孩子我来陪”是滁州市实验幼儿园教师吴群对自己说的话,更是她对最美逆行者作出的承诺。每天,她都会为逆行者的孩子们挑选适合的绘本故事,利用手机软件录制成视频、音频故事,再通过班级教师转发到每个幼儿,一录就是92天,自开始之日起从未间断。时间久了,每天挑书、录故事成了她宅在家里最重要的事情。每天睡觉前打开手机、听故事则成了幼儿们最自然的习惯和最温馨的陪伴。“听到吴老师的声音,我就可以安静地入睡了。”“我特别喜欢这个故事,它让我觉得爸爸、妈妈马上就要回来了。”幼儿们稚嫩的话语传递出他们的平和与期待,而吴群却简单地说“你们喜欢就好”。
5月6日,幼儿们返校复学了,宁静的幼儿园里恢复了往日的生机与童趣,幼儿们、教师们都回到了自己熟悉的、热爱的地方。久别重逢的喜悦,让吴群倍感特殊时光里的别样陪伴的重要意义。“要怎样让线上睡前故事更加充满意义呢、要怎样在这特殊的经历增添一些温暖……”这些都是吴群每天思考的问题。于是,她决定将假期里开展的线上故事搬到线下,在幼儿园一楼楼梯口因地制宜设置了“临时书屋”,书屋内投放了适合幼儿阅读的绘本图画书,每天负责陪伴有需要的孩子进行阅读活动,将温暖、关爱洒满幼儿园的每一个角落,也让孩子们幼小的心灵在图画书的滋养下更加坚强。
在这个足足有116天的“超常假期”里,吴群对幼儿们的陪伴从未间断,她从“心”出发、从“小”入手,真情陪伴,温暖同行,用心守护每一个逆行者子女。
点评
疫情防控期间,吴群自发为抗疫一线工作者子女录制线上故事,这一事件在我看来是一件非常有必要、有温度而且契合目前我们所倡导的教育理念。在这样一个大部分人都没有太多经验并且不知道后续发展的时期里,幼儿其实是能够敏锐地捕捉到社会所传递出来的信息,他们也会紧张、焦虑和不安,但是他们的医生爸爸、医生妈妈这个时候不能陪伴在他们身边,又会加剧这种紧张与焦虑。那么,这个时候对于抗疫一线工作者子女来说,所需要的来自父母的陪伴和疏导可能就是缺失的,这种缺失必然会影响幼儿的身心发展。这个时候教师可能就是一个比较重要的角色了。每天听一听教师的声音,和教师聊一聊熟悉的故事,对于幼儿来说就是一份陪伴,也是情感上的一种弥补。
吴群做这件事情不是一时起意,也不是一两天就结束了,而是录了整整92期,每天一期,一直持续到开学,而在开学之后又将这份温暖带到幼儿园开展线下的“临时书屋”,让这种温暖、这种关怀延续在幼儿园里,感染、带动身边更多的人。尽管吴群是在教师岗上,没有走到抗疫第一线,但点滴中依然不平凡。
□滁州市实验幼儿园园长 方刘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