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守正创新中优化专业结构 “四度”行动 将就业服务送到学生心坎里
07版:高等教育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第1807期  总第总第58期期  2020年06月17日  星期三
返回首页 上一期  当前第1807期  下一期
今日古诗词
在守正创新中优化专业结构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发布日期:2020-06-17 11:34:26

对话安徽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招生就业处主任鲍庭瑞

  一直以来,坐落于铜陵市市区的安徽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是我省工业类人才培养的摇篮之一。2019年3月,随着我省首个以现代企业制度运行的安徽大江教育集团挂牌成立,划归其旗下的安徽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再次走进人们的视线。新形势下,该校如何守正创新,畅通学生的“进口”和“出口”问题,做好招生就业工作,是广大考生和家长普遍关心的问题。记者走进该校,对话招生就业处主任鲍庭瑞。
  本报记者:在刚刚告一段落的2020年分类招生考试中,听说贵校颇受考生青睐,报名情况可观。您觉得是什么吸引了这些考生?能说说具体情况么?
  鲍庭瑞:是的,疫情之下,报名人数远超计划数,这是一个不错的开始。关于原因,我觉得还是在于学校对专业结构的不断优化。这些年,学校始终以市场为办学导向,及时地调整和优化专业结构,在守正创新中,让专业结构更贴合市场的需求、更符合学生的喜好。
  2019年,学院根据市场需求调整招生专业七个,其中停止招生专业四个、新增专业三个。完成28个普招高职专业和24个扩招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工作,形成适应地方经济发展需要、符合学院特色的人才培养方案。大家都知道,因为学校原来的集团办学属性,冶金、化工等专业都是学校的老牌专业,曾为我省众多企业培养和输入了一大批对口人才,但是很多时候,我们认为好的还不行,得到市场肯定,得到学生喜欢。去年,我们申报了高铁乘务和大数据技术及应用两个新专业,就很受学生欢迎,今年的分类招生考试报名就很火爆。
  所以,职业教育与其固守局面,不如去做更多的尝试。市场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学生喜欢什么样的专业方向,我们就去开设对应的专业,这样的专业更有人气、更有活力。
  本报记者:去年5月,学校成功转设,划归安徽大江教育集团,这给学校的招生、就业工作带来哪些新的机遇?
  鲍庭瑞:学校的转设,往大的说是一场资源整合,要达到的期望肯定是1+1>2。目前从硬件上来说,学校在翠湖四路上有一个二期的新校址正在筹建,2022年就能部分投入使用,这对学生的住宿、实训、教学环境都有很大的改善。
  从教学的连贯性来看,不仅让中职的“3+2”或“3+3”教育结合得更加紧密,也为学校培养了一部分稳定的生源。
  从教学改革的角度来说,这次转设将倒逼学校继续深化校企融合,进一步开门办学,坚持“双纲导学”“双师教学”“双证就业”。在服务市场中,培养更多高质量的优秀毕业生。与此同时,集团将为学校争取到更多企业资源,拓宽学校的就业平台,畅通学生的“出口”问题。这是一个良性的闭合循环,对学校的招生、就业工作都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本报记者:眼下又是一年毕业季,在助力学生就业方面,学校做了哪些努力?目前,毕业生就业情况如何?
  鲍庭瑞:一直以来,学校都以促进在铜陵市高质量就业为目标,以定向招生为抓手,认真抓好学生实习与就业创业工作。一方面,梳理在铜陵市的就业优惠政策,通过编印优惠政策汇编、院系两级政策宣讲、疑问解答、微信公众号推送、在铜陵市的优秀校友现身说法等措施积极转变学生就业观念,大力营造在铜陵市的就业宣传氛围。另一方面,继续维护与铜陵市支柱型企业之间的联系,为旭创科技、冬瓜山铜矿、金隆铜业、金冠铜业、金泰化工等二十余家公司开设专场招聘会。
  此外,我们积极开展创业训练活动、创业大赛,培养学生创业意识和能力。目前,共获得省级及以上学生技能竞赛奖项355个,学生创业氛围浓厚,为学生就业提供更多可能。
  办学40年来,学校累计为社会培养了四万余名优秀人才。毕业生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5%以上,毕业生质量受到社会各界好评。
  本报记者:作为一所地方院校,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为地方培养高质量人才一直是学校的办学方向,贵校是如何紧密联系地方的?
  鲍庭瑞:说到服务地方发展,就不得不提我们的培养方向了,学校转设后,以促进毕业生高质量留在铜陵市就业为导向,进一步完善就业工作体制、机制建设,把促进毕业生留在铜陵市就业工作贯穿于学院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将毕业生在铜陵市就业率纳入系(部)考核指标,把学生和用人单位的满意度纳入部门和系(部)工作职责,推动高质量就业。多渠道,多平台,尽最大力度向学生宣传在铜陵市就业的优惠政策,全力推动学生在铜陵市实习、就业、创业,在铜陵市落地生根,服务铜陵市经济发展。
  2019年,学校在与铜陵市经济开发区签订“政校企”合作协议的基础上,逐级推进校企深入合作,开展促进在铜陵市实习、就业专项活动。对园区内旭创科技、铜冠铜箔等重点企业进行调研,邀请经济开发区和一批优质企业代表进校园座谈,商讨对口实习合作,促进学生通过对口实习提升专业技能,推动在铜陵市就业。组织相关专业一千余人次学生前往企业进行认知实习,详细了解企业的生产环境、岗位工作流程、企业文化,激发学生在铜陵市就业热情。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17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