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两会心声 教育沃土上的绿水青山 让校医不再可有可无 盼惩戒权穿上法律的“防护衣” 学困生,你“困”了吗 聚焦全国两会中的教育问题 守护班主任的身心健康 期待教育惩戒权
11版:班主任驿站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第1803期  总第总第58期期  2020年06月10日  星期三
返回首页 上一期  当前第1803期  下一期
今日古诗词
聚焦全国两会中的教育问题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钱红玲 发布日期:2020-06-10 11:08:11

□四(8)班班主任  钱红玲
  作为一名教师,我对因新冠肺炎疫情而首次延期举行的两会,更关注以下几点。
  一、如何看待当下盛行的“在线学习”?疫情引发的线上教学,使学生们没有因为病毒而停止学习的脚步。全民在线教学实践,取得了丰硕成果,在线教育市场规模也在不断扩大。但与此同时,线上教学的弊端也日益凸显。有专家提议:通过线上线下学习空间的融通,针对学生特点的个性化实现混合式教学。怎样把这种混合式教学有效开展下去,是我们今后在教学过程中急于解决的问题。
  二、关注疫情下凸显出的未成年人心理健康问题。疫情期间,由于学校未开学,部分家长监管不力,孩子渐渐沉迷于网络,不能自拔。正式开学后,缺少网络陪伴的他们开始抵触教师和家长,如何对这些学生进行心理干涉和心理辅导?那些在此次疫情中失去至亲的未成年人,他们的心灵创伤又该如何修复?
  三、怎样解决教学资源不平衡问题?大量随迁子女入城,导致学校原有教学资源严重不足,出现城市学校大班额,教师超负荷工作等现象,尤其存在于学前教育和小学教育阶段,而对比城市教学资源不足,农村却呈现出生源不足,大量校舍空置,部分教师无课可代的现象。
  对近年来的教师选调考试,乡村教师报考的热情逐年下降,多数教师因为城市学校工作压力大,职称岗位紧张,入城后岗位津贴被取消等原因不愿进城工作。可见,优化教师资源配置,解决教学资源的不平衡问题的工作,已经迫在眉睫。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17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