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门办学的“大江模式”是市场的选择 贴合市场的职业教育更有朝气 图片新闻 安徽幕格影业的“佳茗”情 “获奖专业户”周思考:“预”见职教 破茧成蝶 资讯
05版:职业教育·第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第1803期  总第总第58期期  2020年06月10日  星期三
返回首页 上一期  当前第1803期  下一期
今日古诗词
开门办学的“大江模式”是市场的选择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本报记者 程榕娟 王浩淼 发布日期:2020-06-10 10:51:15

高端访谈

  编前    2019年3月,我省首个以现代企业制度运行的社会多元办学职业教育集团——安徽大江教育集团正式挂牌成立。运行近一年半后,该集团逐渐捋顺旗下多家单位间关系,初步实现集团“变管理体制,变办学机制,变育人模式”的“三变”目标,“多元办学,混合所有制”办学模式日趋成熟,开创了我省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新局面。2019年5月,省职业与成人教育学会和省职业教育集团联盟领导组织我省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专家组一行七人对安徽大江教育集团办学模式改革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省政府副省长王翠凤在实地调研后,给予高度认可:“大江模式是符合职业教育改革方向的探索。”

对话安徽大江教育集团董事长杨益民
开门办学的“大江模式”是市场的选择

  本报记者:作为我省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尝鲜者,大江教育集团是在什么样的一个背景下成立的?
  杨益民:事情还要从2018年4月说起,那两年,随着招商引资力度的加大,铜陵市发展迅速,对人才的缺口越来越大,部分企业向市政府反映,企业发展大量缺人。眼下,要解决企业的“用工难”问题;长远,要解决城市的核心竞争力人才问题。所以,市委、市政府很重视这个问题,当月底,就着手沿着翠湖四路上的四所学校进行调研,发现铜陵市的高校每年培养的毕业生不在少数,但留在铜陵市就业的并不多,这其中我们学校留下来的毕业生数相对最多。加上那段时间,学校在省职业技能大赛上获得了总分第二、金牌数量第三的好成绩,市委、市政府决定在我们学校召开一个万人大会,颁发嘉奖令,一是对我们的鼓励,二是鞭策其他学校一起办好职业教育,这是铜陵市建市以来首次对一所中等职业学校的嘉奖,为后面的职业教育集团的组建开了一个很好的头。
  后来,市委、市政府进一步推进这项工作,盘算着如何系统地培养职业教育人才?在这一大背景下,铜陵市开始资源整合,进行中高职衔接,推进产教融合,三轮政府会议后,以铜陵技师学院(铜陵中等职业教育中心)、安徽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主体的安徽大江教育集团就这样应运而生,我们跟企业家做朋友,市委、市政府招来什么样的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我们就培养什么样的学生。说到底,这是一次市场的选择。
  本报记者:众所周知,安徽大江教育集团是我省首个以现代企业制度运行的社会多元办学职业教育集团,也是全国首家股份制职教集团,从一个轻车熟路的办学模式跳到另一种全新的办学模式肯定会有各种不适应,贵集团是如何打开局面的?
  杨益民:的确是,原来各家单位都是经过很多年的发展,有自己的企业文化、办学方式、人财物结构,这次集团化办学一定程度上是利益重组,如何实现这些单位真正的融合成一家人是集团成立之初面临的一个难题。
好在集团成立之初的酝酿很成熟,定下来“三个不变”(财政供给渠道不变,人员档案身份不变,工资待遇保障不变),后来又加入了一条“人才成长通道不变”,这些都为改革扫清了障碍。在这基础上,集团推出了自己的五年发展规划,告诉大家集团今后的发展方向将每个职工的个人愿景契合其中,让大家看到实实在在的职业教育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人心的融合。以前,我们的教师出去,在普通教育面前总是低人一等的感觉,现在他们在集团的发展中获得职业幸福感和认可感,再出去都是昂首挺胸。
  本报记者:这次改革,说到底是人才培养方式的改革。简单介绍一下贵集团的现代化育人方式。
  杨益民:集团成立后,变的第一个是办学方向,由过去政府主办向政府统筹、社会多元化办学方向转变,所以加强同企业间的联系、合作,加深产教融合是必不可少的。在我的理解,职业教育的发展最大的靠山是优质企业,所以我们的人才培养标准、教学标准要向企业看齐,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我们就量身打造什么样的人才。目前,有订单班93个,订单培养学生3953人,占比30%左右。
  铜陵市正在推进大国工匠基地建设,围绕地方经济发展主导产业和紧缺型专业,按照“专业遴选,课程建设,人才培养,师资保障,招生就业”的“五统一模式”推进基地建设,计划2020年底完成首批六个专业240名复合型技能人才培养任务,初步形成铜陵大国工匠基地人才培养路径。到2025年,完成培养5000名复合型技能人才任务,形成铜陵大国工匠基地品牌,抓示范引领。
  以铜陵市的支柱产业之一化工业为例,我们与企业联合培养,吃住在企业,设备边上就有教室。一个小阀门的教学,从原材料学起,从电机的解剖、从设备的维修,一个模块一个模块地进行教学,每个星期进行一个实战考试,三年下来,学生个个都是复合型人才,入职后一个人可以顶两三个岗。所以这种培养模式下,毕业即就业屡见不鲜。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17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