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借种植活动 培养学生观察力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课外延伸 浅谈多媒体语文教学运用心得
14版:学科纵横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第1795期  总第总第58期期  2020年05月27日  星期三
返回首页 上一期  当前第1795期  下一期
今日古诗词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课外延伸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张淑丽 发布日期:2020-05-27 11:23:15

□太和县第五小学  张淑丽

  中华民族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和传承。将其融入现代教育中,可以使更多人了解及关注传统文化。在小学阶段,除课堂教学的主渠道外,还应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让实践活动成为渗透传统文化的重要抓手。将中国传统文化教育融入整个日常实践活动中,在帮助学生了解传统文化的同时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落实立德树人的重要目标,为此,本文重点就学生在日常生活综合实践活动中渗透传统文化策略作如下分析:
  一、引领实践活动 ,浸润传统文化
  《实践课程标准》强调:实践课程是注重实践活动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生活实践能力。除课堂中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还应该延伸到课外活动中渗透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学校课题组参与主持的“十三五”科研课题的子课题过程中,遵循实践活动原则,在实践研究中立足校情和学情,开展切合学生实际学习和生活的实践活动,将课堂教学和传统文化巧融合,使实践活动拓宽学习的外延。
  二、布置传统文化实践作业
  1.开展感恩教育活动  感恩是爱和善的基础,感恩教育是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一部分,为了更好地让学生继承中国传统文化,践行“百善孝为先”的传统美德。懂得教师、家长的付出,同学和社会的关爱。学校常布置感恩实践作业:各班传唱感恩歌曲、带领学生走进敬老院,为老人打扫卫生、举行算算亲情账,感知父母恩等主题班会。如母亲节的时候,回家帮妈妈干一件力所能及的事情,学习一项家务小本领,并坚持一周,每周发群打卡宣传,一周后交流感受,从小学会孝敬、体谅父母,争做懂事、有责任心的家庭成员。
  2.开展传统节日拓展活动  遵循实践课的外延就是生活这一原则,开展课外拓展活动,发掘现实生活中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实践资源。树立开放式实践教学理念,努力扩展实践学习渠道,把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结合起来。与学生的社会生活结合起来,让学生走进生活,成为文化知识的发现者和宣传者。为引导学生在体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感悟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涵的价值理念,学校结合实际,2018年2月在春节期间开展以“优秀传统文化在我身边”为主题的实践活动作业。其活动内容为:
  (1)我是文化小能手。发挥自己的特长至少完成一件作品,写一副对联,画一幅年画,剪一对窗花,和父母一起学做年夜饭等。学生用丰富的形式,独特的视角,灵巧的手法展示了别样的寒假生活:有的制作出造型各异的新年贺卡;有的用树叶、花瓣、谷物做出创意画;有的写对联,剪窗花……每幅作品都充满灵性,富有创意。开学伊始,学校评选出优秀作品分批分类展览,引起师生和家长的连连赞叹。
  (2)我是文明宣传员。寒假期间,少先队员要把在学校养成的讲文明、讲秩序的好习惯坚持下去,用实际行动感染家人和朋友,让他们远离封建迷信,响应国家号召,禁放烟花炮竹,倡导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之后开展演讲比赛,从中评选“最美文明宣传员”,并颁发奖状。
  (3)我是传统文化发现者。结合自己寻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真实的人和事,完成一篇“我们身边的优秀传统文化”“压岁钱的用途”“传统故事伴我成长”等主题作文 。用身边感人的故事去感染学生,从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
  三、沐浴民风民俗
  结合当地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禀赋,因地制宜地组织学生参观周边古迹,例如,学校学生参加完文庙广场的全县小学生书法比赛后,带领学生参观太和文庙,探寻中华古文化文明的所在,用心感受儒家文化的魅力;每到清明,学校都组织两个年级的学生到人民纪念碑开展“缅怀革命先烈,继承先烈遗志”的活动,在祭扫活动后参观革命先烈纪念馆,一个个革命先烈的事迹让他们肃然起敬,不免心怀感激之情。通过现场看,听他们讲,真切地感受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进而激发他们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情。激发他们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以便达到情感共鸣。
  总之,实践是以活动为主要开展形式,强调让学生亲身经历、动手去做,从中感悟。教师在教学中应“潜心育桃李,润物细无声”,注重课外延伸,使学生在各种实践活动中浸润优秀传统文化。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17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