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师范学院:返校复学,一堂生动的思政大课 打通护航返校“最后一公里”
06版:高校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第1791期  总第总第58期期  2020年05月20日  星期三
返回首页 上一期  当前第1791期  下一期
今日古诗词
打通护航返校“最后一公里”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发布日期:2020-05-20 11:06:30

特 写

青年教师“爱心车队”
打通护航返校“最后一公里”

  如何协助返校学生搬运行李,有效解决行李运送的“最后一公里”难题?淮南师范学院的青年教职工用实际行动给出了答案。
  返校复学的第一天,一辆辆张贴着“青年教师爱心车队”的车辆在青年教工团总支书记万军的指挥下,沿着树人大道排成整齐的长龙,在校园内形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五十余名青年教师报名成为帮助毕业生往返宿舍的“摆渡人”。随着返校学生数量的增加,不断有更多的教职工加入志愿者的行列。
  为解决“最后一公里”的难题,校团委按照校党委的要求,依托青年教工团总支向青年教职工发出招募令,共招募到教授、博士、党员、处级干部、科级干部、部门科员、专兼职教师等58名志愿者,组建“爱心车队”,并为党员教师佩戴了党徽。从一大早学生返校报到开始,“爱心车队”就一趟一趟地往返于校门和学生宿舍之间,把学生们沉重的行李搬到了宿舍楼下,运送到校外家长手里,充分解决了家长和学生的后顾之忧。
  “累一点不要紧,能够帮助学生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就是最大的幸福”。90后青年教师李松杰是“爱心车队”中的一员。5月16日6时30分,李松杰早早地把全面消毒后的车开到了校门口,按照校团委的统一调度指挥,把毕业生和行李一同从门口送到宿舍。从早上7时到晚上22时,李松杰的“战马”一共跑了200多千米,往返近100趟。回到家里,他累得一点都不想动,汗水早已打湿了后背。第二天一早,李松杰顾不上前一天的疲倦,又准时把车开到了学校门口。
  “老师真棒,学校真好”。路过的师生频频给“爱心车队”点赞,随手一张照片转发到朋友圈。
  “老师将我送到宿舍门口后,帮我拿下行李,然后目送我进单元楼,我转身离开的时候眼泪都出来了”。2016级音乐学专业毕业生何自成非常感动。送他的是年近60岁的教师何钢,不是他的任课教师,此前并不认识。但教师将他送到宿舍楼门口目送他离开的时候,他感动万分。“老师在车上给我普及了防疫常识,还说了很多毕业后要注意的事情,也送上了祝福,感觉这真是太有意义的人生一课”。 
  从烈日炎炎到璀璨星辰,“爱心车队”的志愿者们人均每天运送学生八十余趟,每辆车平均里程近200千米,共服务学生约2700余人。志愿者们一箱油跑完了加满油又回来跑,车辆跑出了故障,第二天换一辆车接着跑,有的教师的车被剐蹭了也毫无怨言,韧带拉伤、手划伤了仍然坚持运送学生。毕业生返校的这两天,志愿者们听到最多的一句话是“母校太温暖了,老师您辛苦了”,说的最多的话是“同学,看一下行李有没有落下的,路上注意安全,有时间常回来看看”。

□本版稿件由本报记者张华,通讯员陶陶、唐莹采写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17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