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谢婷婷
通 讯 员 汪 柱 齐道俊
六年前,杨晓琴作为马鞍山市博望区教师无校籍管理改革的第一批教师,主动申请从中学到村小学任教,不仅助推了学校的专业学科水平,还用真情温暖了乡村学生。七年前,张金云成为博望区首批中小学校长职级制改革的积极响应者,见证了制度从无到有乃至不断完善推广,并在制度的倒逼下更加专注教育、深耕教育……
2013年以来,为积极贯彻、落实省政府推进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精神,全面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消除制约教育发展和创新的体制、机制障碍,博望区立足区情,大胆探索中小学校长职级制、教师无校籍管理改革新举措,有效破解了现行体制内校长、教师队伍建设的诸多“瓶颈”,极大地激发了校长和教师工作的“内驱力”,真正让师资“流得动,融得实,留得住,干得好”,推动了义务教育校长、教师交流轮岗,促进了区域师资均衡配置。两项改革案例分别入选第四届全国教育改革创新案例最高特别奖和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典型案例,博望区首批入选教育部义务教育教师队伍“县管校聘”管理改革示范区,全国六十余个教育代表团先后赴博望考察、交流。
近年来,博望区素质教育不断升级提档
无校籍管理让师资更均衡
每天清晨5时50分,杨晓琴会准时从家出发,经过三个小时的车程到丹阳中心学校山口小学,给学生上语文课。放学后,她穿过田间小径抵达学校对面的马路,等最后一班班车回家。
2014年8月,杨晓琴在教师无校籍管理改革的推动下,通过自主交流,从原先的薛镇初级中学走进了山口小学。日复一日的往返虽然辛苦,但让她在那里扎下了根,同学校61名学生和10名教职工结下了深厚的感情。“刚来的时候,这里还是一排简陋的平房,不多学生面临师资的严重不足”。看着学生们天真烂漫的笑脸、探索未知的眼神,杨晓琴毅然决然地留了下来,没想到这一留就是六年。
“比起镇上的学生,这里的学生更需要我”。从中学来到小学任教,对于教学经验丰富的杨晓琴来说并没有变得轻松,相反挑战更加艰巨。“来了以后才发现村小学的教师不容易”。如何充实偏远学校的专业师资水平,提升基层学科队伍建设,如何从零开始重新找准自己在讲台上的位置,这些让杨晓琴摸索了很久。而对于村小学的留守儿童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杨晓琴和同事们必须付诸更多的耐心和爱心。每当生日前,收到学生们悄悄准备的卡片,杨晓琴知道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
杨晓琴在辅导学生学习
“这些年,学校从硬件到软件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三口小学校长沈明清告诉记者,近年来,受益于教师无校籍管理改革,先后引入了5名年轻教师,有效地补充了英语等专业学科的师资力量,注入了新的生机。“当然,最大的受益者仍然是这里的学生。”沈明清感慨道。
2014年7月,博望区在推进教育体制改革上大胆探索,试点开展中小学教师无校籍管理改革,围绕教师城乡配比不均、结构性缺编等矛盾难点,先后探索建立了“竞聘上岗,支教交流,分类补贴,统筹管理”四个机制,均师资,促交流,提素质,激活力。
该区成立专门管理机构,明确了区教育局、区教师管理服务中心、学校的三级管理职责。按照松紧适度的原则,每年定期对区属学校教职工职数和专业技术岗位数进行核定,由教师管理中心控制总量、各校大体均衡、适时调剂。教师岗位竞聘采取校内、区内两轮竞聘,坚持超员校向缺员校、富余学科向紧缺学科的原则,合理分流。完善教师交流方式,即薄弱学校定向支教、紧缺学科教师校际交流、集团化合作办学师资整合、学区内中心学校与村小学(教学点)教师互派等,实行流动管理。
为了引导教师“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该区还建立经费保障机制,根据地理位置、办学条件等差异度,给予生活补贴或交通补助,在职评、岗位晋升指标分配和业绩评价上予以倾斜。
近六年来,博望区千余名教师参与无校籍管理改革,使该区教师资源配置更加合理、教师队伍结构更加优化、教师队伍活力得到了进一步激发。从业务竞争较为激烈的中学流动到基础相对薄弱的村小学,杨晓琴用六年的沉淀在讲台上遇见了更好的自己。
职级制催生专家型校长
全面复工复学以来,博望中心学校校长张金云更加忙碌了。新学期,如何继续让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和特色发展抓实见效,等待张金云筹谋的事情还有很多。作为该区首批参与中小学校长职级制改革的校长,他的身份从通俗意义上的行政级别转变成了一种“职务”,同时要求他的工作不断向专业化和职业化突破。
“拿掉级别,能让校长彻底静下心来办学,能上能下的职级制让校长有了危机感和竞争意识。此外,改革中的奖补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校长在工作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如今,张金云通过制度的倒逼,更加专注教育、深耕教育。在他的描述中,这种倒逼,让脱离了官本位思想的校长更像校长,让专注、纯粹的教育人变得更像教育人。
张金云主持召开校长办公会研究部署工作
2013年8月,该区在全省率先推行中小学校长职级制改革的试点工作,将中小学校长的职位按照不同的任职资格、条件和岗位职责要求,分为若干个等级,形成职务等级序列,为校长的任用、考核、奖惩、晋升、工资待遇提供依据和管理标准。它既是一种职务标志,也是校长学识、资历、教育教学水平和管理能力、工作业绩的综合体现。
为了更好地推行改革,该区成立了区中小学校长职级评审工作领导小组及评审委员会,以强化组织领导。还专门下发文件,规定校长等级不再以学校的行政级别判定,而是以个人的综合能力划分为5个级别和10个等次。同时,校长收入不再固定,而由基础工资、绩效工资等三部分组成。校长职级评定程序十分严格,包括学历、任职年限、年龄、专业技术等多方面因素,每三年考核评聘一次,校长职级职务能上能下动态调整。
记者在采访过程中了解到,该区经过三届评比,共评出65名职级校长(园长)。当初之所以能够在该区顺利推行该项改革,条件称得上“天时,地利,人和”。该区于2012年9月建立,学校门类齐全,规模不大,原来属于乡镇学校的校长本身多数没有行政级别,因此试点改革涉及的人数不多,阻力相对较小。
实行校长职级制改革,明确校长任职标准,执行校长职级、岗位动态管理、能上能下机制,不仅为校长“脱了官帽”、“松了绑绳”,而且还极大提升了校长的忧患意识、进取、竞争意识,从而引导校长把工作重心由原先的行政事务逐渐向专业发展转变,加快了专家型校长的成长进程。如今,被评定为“高级校长”的张金云,既深感光荣,又倍感压力,深知提升办学水平任重道远。
深化人事改革成就更好的教育
改革的过程是一个精准发力、破解“瓶颈”、不断磨合、不断完善的过程。该区将教师的人事管理从学校移至教师管理服务中心集中管理,把教师从“单位人”变成“系统人”。在校长职级制改革中,该区为校长“脱官帽”、“划等级”,让校长们战战兢兢的同时,更加注重职业发展,回归办学育人的初心。
教育部课题组赴博望区调研
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通过教师无校籍管理改革和校长职级制改革,有效地推进区域教师、校长交流的常态化。实行教师无校籍管理改革,通过双向选择、两轮竞聘焕发教师队伍的原动力和內驱力,保障边远学校教师生活、工作条件、解决了教师的后顾之忧。职评、岗位晋升等倾斜政策,激发了教师支教交流的积极性。实行校长职级制改革,义务教育阶段校长由区教育行政部门选拔任用和归口管理,规范了校长的择优选拔,理顺了校长交流通道,促进了校长的合理流动。截至目前,该区已形成了区域内教师、校长有序流动的常态机制。
通过改革促进了区域教师、校长专业发展的制度化。实行教师无校籍管理改革,在校内、区内竞聘中,增强了教师的紧迫感和危机感,深化了教师竞争机制。通过实施职评、岗位晋升统筹政策,打破了校际樊笼,不仅为“去校籍”后的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出路,更营造了区域内教师比教学、比业绩的良好氛围。近年来,该区不断涌现出的市学科带头人和市、区、校骨干教师,占比已达44.02%。该区教师在国家、省、市各级各类竞赛中获奖面大幅提升,涌现了一批能力强、业务精的优秀教师。而实行校长职级制改革,引导校长工作重心由原先的行政事务逐渐向专业发展转变,加快了专家型校长成长进程。
通过改革推动了区域学校办学水平的均衡化。实行校长职级制和教师无校籍管理改革,实现了区域内教师“流得动”、“愿意流”、“流得好”,促进了区域师资的优化配置。改革后,以往中学教师普遍富余、不少教师无课可教,小学教师普遍缺额,一些学校无人授课的窘境得到了有效缓解。通过交流,一些村小学、教学点及时补充了英语、信息等紧缺学科教师,区域教师结构性缺编矛盾得到一定缓解。同时,优质学校校长和骨干教师的示范辐射引领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助推了学校素质教育的实施,薄弱、农村学校的办学水平得到显著提升,促进了区域学校办学水平的均衡,赢得了学生、家长和社会的普遍赞誉。2015年,该区以全省最高分95分,提前一年被命名为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
虽然教师无校籍管理改革和校长职级制改革实行以来,在该区均得到了积极的反响和正面的回应,但是如何与现行的体制有效衔接、如何制定一个更大范围内适用的评聘机制,如何通过改革进一步助推教育高质量发展、该区还在摸索中,将不断健全、完善相关制度,促进改革的持续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