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小补丁
开学啦,一年一度的开学礼来啦!开学礼?不就是升旗、校长讲话、学生代表发言吗?不,当然不是!早在几千年前的中国,就已经有了一套完整的、别具深意的开学礼仪,不信?那就赶紧整理好衣冠,和小米姐姐一起了解一下吧!
在古代,新生入学不仅有隆重的“开学仪式”,而且备受重视。“入学礼”被视为人生的四大礼之一,与成人礼、婚礼、葬礼相提并论。根据《礼记》和《弟子规》记载,入学礼通常分为正衣冠、行拜师礼、净手净心、朱砂开智等内容。
正衣冠
据《礼记》记载:“礼义之始,在于正容体,齐颜色,顺辞令。”因此,古代开学仪式的第一课即是“正衣冠”。古人认为:“先正衣冠,后明事理。”让学生注重自己的仪容整洁,是首先要上的第一课。入学时,新生要一一站立,由先生依次帮学生整理好衣冠。然后,“衣冠整齐”地排着队到学堂前集合。恭立片刻后,才能在先生的带领下进入学堂。要让学生爱自己,尊重自己,衣着整洁能体现出一个人的品格与典范。
行拜师礼
正所谓,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从这里便可以看出老师的言传身教对于学生一生成长的重要性,所以行拜师礼是一项很隆重的环节。但学生们在对老师行礼之前还要对一位更重要的老师行礼,那就是“大成至圣先师”——孔子。不仅学生拜,老师也同样跟着拜,要行“三跪九叩”大礼。拜完了孔子,学生们才拜老师,需“一跪三叩”。
行完了大礼,精神上满足了老师,物质上也要给,即六礼束脩——芹菜、莲子、红豆、红枣、桂圆与干瘦肉条。芹菜寓意着勤奋好学,业精于勤;莲子寓意着莲子心苦,苦心教育;红豆寓意鸿运高照;红枣寓意早早高中;桂圆寓意功德圆满;干瘦肉条则表达着弟子心意。
据《礼记·少仪》记载:“其以乘壶酒、束脩、一犬赐人。”郑玄注:“束脩,十脡脯也。”
“十脡脯也”,即为十条干肉。说明束脩在春秋以前就已经存在了,孔子的弟子在拜师时即是提着干肉去见孔老夫子,《论语·述而》中便有:“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净手净心
行过拜师礼后,学生要按先生的要求,将手放到水盆中“净手”。“净手”的洗法是正反各洗一次,然后擦干。洗手的寓意,在于净手净心,去杂存精,希望能在日后的学习中专心致志、心无旁骛,洗去污秽,留存精华。
朱砂开智
“开笔礼”为一道大环节,即“朱砂开智”。由老师手持蘸有朱砂的毛笔,在每个学生的额头上,点上一个类似“痣”的小红点。这有点颇像印度女性额头上的“吉祥痣”。在这里,点朱砂“痣”,是为了开通学生的智慧,因“痣”与“智”谐音,故人们寄希望于这一红“痣”能让学生目明心亮,学习一点就通。
击鼓明智
开完“智”,便是“击鼓明智”,此处典故来源于《学记》:“入学鼓箧(qiè),孙其业也。”
其意是说,学生到了学堂,听到击鼓声,就要打开书包,取出书来听讲,把这一流程放到这里来,是要学生提前感受到这种氛围,以求重视。
描红开笔
最后是“描红开笔”,由私塾老师带领着学生写下第一个字,一般来说,都会写“人”这种笔画较简单的字。教育为人,学会做人才是教育的根本。进行到这里,入学礼即宣告结束。
知识拓展
古人有考试吗
古代检查学生的学业,也靠考试。如宋代,老师会逐日测试学生的学习,这叫“日考”;另外还有“月考”“季考”等。元代的上元县(今南京市内),上元小学的考试,固定在每月的初三、十六两天。
到清代,小学考试形成了制度,根据教学方式与内容的不同,采取不同的考试:公课、月课一月一考,朔望课半月一考,季课一年四考等。若重要考试考砸了,还允许“补试”。古代考试评分方式较丰富,有“十分制”“打勾制”“评语制”等,但无“百分制”。
中国古代的大学
太学和国子监一直被视为中国古代的大学。汉代太学的建立,标志着我国封建官立大学制度的确立。太学也是历史上第一座设在京师的全国最高教育机构。隋炀帝时,太学改为国子监,但国子监内还同时设太学。唐、宋两代太学与国子学并存,且形成一套比较完整的学制。到元、明、清三代开始,不设太学,只设国子学或国子监,国子监既是国家的最高学府,也是全国教育最高的行政管理机构。太学和国子监是古代封建政权培养精通儒家经典官吏的地方,学生毕业即可步入仕途,因而古代有“学而优则仕”之说。
古时的入学礼看似非常复杂,却蕴含了很多道理,层层体现着历史的浑厚与严肃的仪式感。入学是学生的人生大事,是成长的第一步,学生们的一举一动,无不受着老师的影响,尊师重教,重视知识,就是要教给学生的第一堂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