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经开区:“云团课”引领青年学子抗疫中成长
08版:决胜小康 奋斗有我 特别策划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第1784期  总第总第58期期  2020年05月08日  星期五
返回首页 上一期  当前第1784期  下一期
合肥经开区:“云团课”引领青年学子抗疫中成长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发布日期:2020-05-08 10:05:18

  编者按  2020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吹响了全民战“疫”的号角。按照合肥市委、市防控指挥部的安排部署,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社会发展局团委组织各区属学校团委,响应号召,积极行动,组织疫情期间“停课不停学”,采用多样形式开展团队活动,一堂堂精彩非凡的“云团课”引领着广大团员、青年、少先队员在做好自身疫情防控的同时,用力所能及的方式助力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干货满满的“云团课”

  突出爱国主义教育、责任教育,入团积极分子线上团课要保证八个课时,可邀请校长、热心社会人士授课,也可以邀请身边的先进典型分享交流,线上团课资源应做到“双师课堂”……疫情就是命令,对于学校共青团而言,疫情防控期间,虽不能像白衣天使那样到抗疫最前线,但该区社会发展局团委还是在第一时间结合本职工作,启动实施了线上团校工作,通过一系列硬核操作,为居家防疫的“经开娃”们带去一堂堂干货满满的云团课。
  “开展线上团校是加强疫情防控期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力举措”。据该局团委负责人介绍,活动通知发出后,各学校共青团积极响应,大家结合学校实际,在第一时间列出团课课程表,安排授课教师,八节课主题各不相同,又层层递进,许多社区战“疫”志愿者、青年教师、白衣天使成了“主讲人”,在他们的分享与带动下,学生们对战“疫”、对家国关系、对时代少年的责任都有了全新的理解。
  “我记得,我们的第二节团课是学习共青团团歌,当时学生们跟着音乐教师一起唱《光荣啊,中国共青团》,满屏的热血,学生们都很振奋”。该区一六八新桥学校团委书记王亚丽回忆说,课程刚结束,就有学生发出感慨:第一次听到团歌那激昂嘹亮的旋律,内心就像有巨浪在猛烈地拍打岸边的礁石,那种激动实在难以诉说。第二次听团歌,令人不由得想起以前遇到的种种困难与麻烦,其实都是年轻人本该经历的,不砥砺奋斗,怎能练就过硬本领?
  除了通过线上团课做好学生的思想引领,该区社发局团委还积极配合局中心教研室发挥道德与法治学科对学生的思想引领作用,通过“云教研”,让各学科整合渗透,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新冠肺炎疫情,科学做好预防,如朝霞小学就在网课期间推出二十多节小视频课程,从认识新型冠状病毒到科学预防,从热爱祖国到严于律己,通过一个个小视频教学,引导学生科学战“疫”,树立战“疫”必胜的信心。临湖小学在深挖课本的同时,从现实取材,通过每周的升旗仪式、班队会、晨会,以及组织抗疫手抄报、线上演讲、知识竞赛等活动,让全民战“疫”、科学防疫深入人心。“让每一次活动都成为一堂生动的道德与法治课。”临湖小学青年教师赵严严说。

 


别开生面的“云队课”

  在居家战“疫”的日子,建平实验小学、建平实验小学南艳分校少先队大队部同时发出倡议,联合学校的党员教师们在这个特殊的假期里,响应号召,冲锋在前。除了利用在线课堂、班级群等网络平台,为少先队员们送去了一节节生动有趣的课程之外,还创新工作形式,开展了“党员微队课:讲述抗疫的温暖故事”自制微视频活动,从多个角度为少先队员们讲述了抗疫中感人的故事,再现了一个个“逆行者”无畏生死的温暖瞬间。视频故事中有在一线抗疫的科学家,大爱无疆的医护工作者、解放军,有社区、行政村、学校等基层单位的平民英雄。这些故事,或感人、或平实、或贴心、或指引……是一堂堂生动的爱国、感恩和敬畏生命的教育课程。
  “在灾难面前,我们每一位教师、每一位家长、每一位学生必须真正风雨同舟,把疫情中的故事变成教材,帮助学生们在抗击疫情的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爱国、爱民的奋斗精神和家国情怀。”建平实验小学南艳分校党支部书记李梅如是说。
  如今,随着开学复课,两校计划以“讲好‘战疫故事’”为本学期爱国教育的主线,利用国旗下讲话、微信号“为你诵读”栏目,班级德育课,发动教师、学生、家长讲好战“疫”故事,培养少先队员的家国情怀。
  据该区社会发展局团委负责人介绍,抗疫期间,该区不少从事医护工作的学生家长站到抗疫一线,社发局团委以此为教育契机,发出倡议,鼓励学生们拿起手中的笔,通过绘画、征文、海报等形式,致敬战“疫”中的“逆行者”。同时,以他们为身边的榜样,积极整理、传播青年抗疫过程中的感人故事,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向学生讲述青年榜样的力量,传播正能量。

 


极富仪式感的“云升旗”

  对于许多“经开娃”而言,线上教学期间,一场场特殊的“开学升旗仪式”至今还令很多人印象深刻:洪亮的国歌声在学生家中响起,佩戴红领巾的少先队员们直立挺胸,面向电脑屏幕里冉冉升起的国旗庄严敬礼。
  “虽然是在家里,但当我穿上校服、戴上红领巾、行队礼、高唱国歌时,很有仪式感……”合肥市一六八玫瑰园学校五年级学生吴梓涵说,那一刻,自己为“能拥有一张安静的书桌”感到来之不易。
  据该校团委书记胡鹏飞介绍,疫情期间,为进一步振奋精神、凝聚力量,培养同学们爱党、爱国、爱家乡的情怀,该校三个校区联合于2月17日举行“网上升旗仪式”活动。随后的一节以“自觉自律,学习报国”为主题的班会课留给孩子们的是对生命价值、生命意义的重新思考。
  “开学前的那段时间里,看了很多关于战‘疫’的新闻报道,内心很受感动。作为班主任,引导学生思想成长很重要。班会课就是一个很好的传递平台,希望学生们未来无论从事哪一种行业,都能做一个对社会有用,对祖国和人民有爱的、温暖的人。”西校区三年级教师闫换换说。
  同样,芙蓉小学的“网上升旗仪式”也值得可圈可点,通过“国旗下的讲话”“为祖国妈妈加油”等环节,让学生对时下的抗疫形势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一定程度上消除畏惧情绪,积极应对。
  该校有几个回乡村老家没有电子设备的学生面向东方冉冉升起的太阳敬队礼,升起心中的五星红旗,那庄严神圣的模样感动了一批教师。“心存祖国,到处都是红旗飘扬。”一位教师激动地留言。


不减温情的“云家访”

  “喂,在吗?能看到吗?和老师说说一天在家都是怎么度过的。”4月7日晚7时,合肥市翡翠学校一年级的陈老师通过网络视频联系了部分学生进行网络家访。
  “春天来了,万物复苏。可是感觉到班里不少学生的作息时间还处于‘寒假’状态,晚上11时多才睡,早晨9时后才起。所以我要敦促他们早睡早起”。四年级教师许敏开始了第二阶段的家访。
  为指导学生居家学习,关注特殊学生群体,疫情防控期间,该校的教师们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线上家访。教师志愿者们协调配合,通过在线视频的方式,分组分批全方位落实。在家访中,教师们仔细询问了学生们的身体、思想、心理及学习状况,同时不忘提醒大家做好防护工作。并耐心地叮嘱学生们合理、有效安排学习。
  该校308班学生小辰的父母都是上班族,白天留他一个人在家。班主任罗洪了解情况后,将小辰纳入第一批线上家访对象。4月7日晚,308班的各科任教师和小辰一家相聚线上,语文、数学教师建议小辰制定合理的计划,严格要求自己;英语教师建议小辰坚持听读;罗洪从家长的角度,建议小辰的父母统一对孩子的教育理念,培养孩子独立思考能力和督促孩子坚持锻炼身体。家访结束后,小辰的母亲表示:“老师们如此用心,让家长特别感动。我会听取老师们的意见,尽量多陪伴孩子,坚持监督孩子的学习和作息。”通过为期一个月的线上家访活动,教师们全面了解了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等情况,既增进了教师、家长、学生之间的感情,又帮助家长缓解了家庭教育压力,促进了学生的健康成长。
  “战‘疫’时期,像翡翠学校这样发动青年志愿者教师开展云家访的还有很多学校。疫情爆发后,我们第一时间发出倡议,号召青年教师结合自身实际,或以志愿者的身份,或以青年突击队队员的身份,为战‘疫’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社会发展局团委负责人说。

    □通讯员赵捷、聂忠霞、王亚丽、刘颂杰、见习记者刘静茹采写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17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