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勇:返乡创业青年的脱贫路 吴越:奔走在基层扶贫的90后 夏辰:亲眼见证黄墓村的明天 在共青团改革中阔步向前 加强学习善作善成当好助手
07版:决胜小康 奋斗有我 特别策划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第1784期  总第总第58期期  2020年05月08日  星期五
返回首页 上一期  当前第1784期  下一期
齐勇:返乡创业青年的脱贫路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通讯员 沈果 钱腾飞 本报记者  发布日期:2020-05-08 10:13:18

  在全椒县,齐勇和他所创办的南塘花坊大名鼎鼎。每到花季,顾客络绎不绝,选花、赏花、学习如何种花的人们聚集,29岁的齐勇脸上始终挂着笑容,不厌其烦地向顾客们介绍花卉种植方法。创业至今将近七年,回望七年来的艰辛创业路,齐勇觉得自己的人生就像“过山车”一样跌宕起伏。是家乡的扶贫政策让他看到了希望,是共青团一路扶持帮他走稳了创业路。短短数年,他从扶贫户成为了帮助老乡脱贫的创业户。
  齐勇的父母都是农民,虽然没有文化,但非常重视子女教育。因为家贫,为了把读书机会让给弟弟、妹妹,大姐虽然考上全椒中学但还是放弃了,二姐则顺利地考进大学。二姐不仅鼓励没有考上好学校的齐勇继续求学,并且在上大学期间勤工助学,几乎承担了齐勇上大学时的全部费用。然而天有不测风云,齐勇大学毕业刚上班,二姐就查出癌症晚期。为了治病,全家人四处举债,欠下二十多万元,最终还是未能挽留住二姐年轻的生命。因为思念女儿,父母身体越来越差,家里的农田也几近荒废。面对家庭窘境,2014 年,齐勇放弃了合肥市的工作,回到家乡照顾父母。
  家中啥都没了,只剩下承包地。2015年,齐勇利用金融扶贫五万元贷款开启种植花卉的创业路。经过一番挫折,齐勇调整思路,选择市场俏、价格高的多肉品种,通过淘宝、QQ、微信群、朋友圈等平台销售,当年营业额就达到六十多万元,还清了全部债务。
  “有了党的扶贫政策,我才有了梦想”。2019年,齐勇流转了70亩土地,扩大花卉种植规模,发展绿色采摘,带动更多人致富。
  石沛镇工业园区在当地算得上是寸土寸金的地方。在团县委的积极协调下,在县、镇两级政府的帮助下,齐勇的“南塘花坊”家庭农场申请了30 亩土地,并免三年租金。随后,他的花坊获县商务局电子商务扶贫示范点项目补助5万元,县供销社帮扶项目资金15万元,县农业农村局提供江淮分水岭项目配套资金10万元。
  一笔笔项目资金像新鲜血液注入体内,齐勇和他的花坊焕发出勃勃生机。2018年新花场投产后,超过200万元营收,吸纳20余名村民稳定就业,其中有10人是村里的贫困户,人均年增收2.2万元以上。就在不远的将来,南塘花坊将被打造成一个集花卉、盆栽、盆景、休闲垂钓、特色水果采摘和主题餐厅于一体的多元化综合型生态农业观光园,成为地方特色旅游的一张新名片。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17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