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亚:扎根乡村写青春 曹双乐:回乡种茶的弄潮儿 青春助力在行动 扶贫工作重在对症下药 搭平台 聚力量 促成长 数说青春扶贫路
04版:决胜小康 奋斗有我 特别策划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第1784期  总第总第58期期  2020年05月08日  星期五
返回首页 上一期  当前第1784期  下一期
曹双乐:回乡种茶的弄潮儿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通讯员周阳海 本报记者韦玉柏 发布日期:2020-05-08 10:24:06

  曹双乐,太湖画里天华实业公司董事长,太湖县富农农产品合作社带头人, 2016年当选为县十五次党代会代表,先后被各级党委政府授予“优秀共产党员” “农村致富人”等荣誉称号。
  2007年,曹双乐毅然放弃了在福建省崇武的事业决定回乡大规模种植茶叶。他找政府协调,共开发了一千多亩茶园。经过努力,他掌握了生产技术,茶树种植第三年收入就有五万多元,之后茶叶产量一年比一年高,并办起了茶叶加工厂,现在平均每年的收入有近20万元。
  “两轨一身”增活力
  2008年,曹双乐创办了太湖画里天华实业有限公司。 2010年牵头成立富农农产品合作社。合作社有社员318户,其中党员33名,业务涉及农、林产品开发、加工、销售等种类。2010年9月,经镇党委同意,在合作社成立了天华镇农业产业化党支部,成为该县首个农业产业党支部。2012年在团县委指导下成立了团支部,担任党支部书记兼团支部书记。
  在曹双乐的带领下,合作社党支部把党员致富能人聚在产业链上。为确保合作社在理事会与党支部的“两条轨道”上行驶,作为党支部书记的他在支部班子的配备上坚持“双向进入,交叉任职”的选配原则,注重把理事会成员中既有政治素养又有技术专长的党员吸收到班子中来,使党支部参与合作社决策能力得到保证。社员和群众都说:“曹书记年富力强、思想活跃、有远见,是一个敢想敢干的人。”
  诚实守信富一方
  “融资难”是农户扩大生产规模的“瓶颈”。合作社成立之初,他把自家的积蓄拿出来为社员垫付茶苗、化肥等农业生产资料款,他曾为社员进行过贷款担保。后来,借国家扶贫资金政策成立了扶贫资金互助社。
  曹双乐自1996年开始步入社会创业以来,坚持诚信为本,创业至今与银行往来无任何不良记录,与社会各界人士交往始终信守承诺,为了做到一诺千金、诚实不欺。累计为合作社社员户融资一千多万元,从未发生一起不良业务,从而保证了社员户的信誉,能基本满足社员借贷款需求。
  如今,曹双乐创办的安徽太湖画里天华实业公司旗下已拥有1000亩油茶、经济林和1000亩标准化茶园3个、绿化荒山栽造毛竹林约5000亩。现如今,该公司常年安排贫困劳动力就业117人,人均年增加收入5200元;通过产业扶贫带动贫困户涉及天华镇14个村357户,户均年增加收入达1.07万元,社员户年平均收入逾六万元,带动周围两千余户农民共同走上了种养结合的致富之路。

曹双乐(右一)为茶农们讲解采茶注意事项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17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