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李春风·名师风采
唐光启:用执著和爱书写人生

名师档案
唐光启,萧县思源实验学校教师。25年的从教生涯中,爱岗敬业,与时俱进。先后获教育教学论文县一等奖、市优质课一等奖,被评为县教育科研先进个人、校师德标兵、校优秀教师。
事迹简介
从踏上三尺讲台的那天起,唐光启就追随着自己儿时的梦想,立志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教学中,他积极探索教学新理念,潜心研究新课标要求,将德育目标渗透于课堂,敢于在课上大胆创新,将所学理论应用于教学实践。
“每个学生都有他的优点,只要有爱,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唐光启说。在与学生相处中,他爱生如子,无私奉献。农村留守儿童多,唐光启总是主动与他们的家长沟通,谈教育方法,谈学习误区,在他的耐心说服下,好几个学生的家长都从外地务工转向了本县务工,学生们变得开朗和自信,重新找到学习的动力和生活的方向。
作为班主任,唐光启秉承着尊重、平等、沟通、分享的教育理念,在班级管理中让学生多参与、多尝试,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细致地做好各项班级工作,用爱与付出赢得学生的信任和喜爱。
张影:捧心而来 深耕三尺讲台

名师档案
张影,萧县思源实验学校中学语文教师,从教十余年来,一直身处教学一线,精心耕耘换来桃李芬芳,先后获省第四届微课大赛二等奖、省第三届微课大赛三等奖、“一师一优课 一课一名师”活动县级先进个人、“优秀教师”荣誉称号等。
事迹简介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是张影从教以来一直奉行的教育理念。她爱生如子,宽严并济,以榜样的力量鼓舞学生前行。在她的教育下,学生学风浓厚,学生素养全面,多名学生先后被学校评为“校学习之星”“校三好学生”。
教学中,她鼓励学生多参与课堂教学,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给学生多一点思考问题的时间,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课外,她努力钻研教材,分析每堂课成功在哪里、哪里存在不足,不断总结,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对于班里的留守儿童,张影把他们当做自己的孩子一样,嘘寒问暖,关心他们的学习、生活及心理健康问题,并制定出一整套帮扶计划与措施,使这些学生能像其他学生一样健康成长。班上的四个留守儿童心理都很健康,学习上也很刻苦。她用满腔的赤诚成为学生们口中的“知心姐姐”。
张雷:用师之德点燃学生学习激情

名师档案
张雷,萧县思源实验学校中学高级教师,理化生教研组组长。2000年入职以来,先后获省化学优质课二等奖、宿州市化学优质课一等奖等教学奖项。2018年被评为宿州市骨干教师。
事迹简介
张雷自踏入教育行业以来,热爱学生,教书育人,始终把育人放在首位,尤其对学困生倾注了无限的爱。在日常工作中,她经常与学生谈心,抓住学生的闪光点,及时给予鼓励,力求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张雷得到学生的一致好评。在今年的线上授课过程中,张雷克服重重困难,给学生上好每一节课。疫情防控初期,张雷在老家,没带电脑,老家也没有网,她借电脑蹭邻居家的网进行上课。道路解封后,为了方便授课,她回到了自己的家。不幸的是她的女儿生病了,她每天带着孩子求医问药,为了不耽误上课,她晚上备课制作课件;白天带孩子看病时,她背着电脑,要么在医院的病房上课,要么把车停在路边上课,硬是没耽误学生一节课。她顺利地完成了线上的教学任务,并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李峰:让科技引领学生成长

名师档案
李峰,萧县中学物理教师。多年来,先后被评为省模范教师、宿州市物理学科带头人、宿州市优秀科技辅导员、宿州市教科研先进个人、萧县优秀先进教育工作者。2018年,他的“一师一优课”和“物理优质课”获市一等奖。
事迹简介
任劳任怨,积极向上;锐意改革,教学有方。这是李峰的同事对他的评价。从教多年,李峰始终坚持教书育人,关爱学生,表现了一个教育工作者最可贵的品质。
教学工作上,李峰备课认真、工作扎实,每一节课都风趣、自然,学生接受程度高,所代班级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在培养青年教师上,李峰辅导的教师李东在2018年的省物理优质课大赛上获一等奖;在2019年省通用技术优质课大赛中,他辅导的教师郭松涛获一等奖。在省实验说课比赛中,其辅导的几个教师同时获一个省一等奖、一个市一等奖的好成绩。
此外,在科研工作中,李峰注重研究,求真务实,具有开拓创新的精神,近年有二十多篇论文发表在《中学物理》《中学物理教学参考》等各种报刊上,其指导的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获奖作品近三年有国家最高的创意之星奖1项、省一等奖2项、省二等奖10项、省三等奖15项。
潘宁:丰盈自己 做学习型好教师

名师档案
潘宁,萧县城南初级中学一级教师,校长助理兼办公室主任。从事英语教学工作15年,先后获省第四届中学英语观摩大赛一等奖、萧县中青年教师技能大赛一等奖、2015~2016年度省“一师一优课”一等奖等荣誉,2018年获县级优秀教师称号。2018年被评为市级英语学科带头人。
事迹简介
从教15年来,潘宁一直站在教育工作的最前沿,她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忠于职守,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师德高尚,勤学上进。她是新一代学习型、研究型的好教师。因为教学成绩突出,2018年,潘宁被选拔为校长助理。无论再忙,她始终坚持读书、学习。自任职以来,她迫切感觉到自己的知识储备不够,不仅仅是文学底蕴和法律、法规知识,更缺少的是学校管理艺术与技巧。为了能更好地适应现在的工作,她抓住一切机会,通过各种形式和渠道,悉心学习。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身为英语教师、校长助理的潘宁感到责任的重大。疫情防控和教育教学两手抓。潘宁第一时间投入学校疫情防控第一线,并组织全体教师进行线上课教学的技术培训,很多年龄大的教师很难掌握直播课技术,潘宁耐心辅导解释,最终该校六十多个班级在规定的时间内全部进行了直播授课,确保了线上教育教学的顺利开展,受到市、县教育体育局的一致好评。
□本版稿件由本报记者程榕娟采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