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120万名大学生同上战“疫”思政大课 六安市金安区中小学全方位筑牢溺水防护网 启 事 “办一所自家孩子的中职教育” 返校第一课致敬“逆行英雄” 用“联动”来培养学生的劳动
01版:头版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第1783期  总第总第58期期  2020年04月29日  星期三
返回首页 上一期  当前第1783期  下一期
用“联动”来培养学生的劳动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三 水 发布日期:2020-04-29 10:34:47


  近期,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明确指出,家庭、学校、社会要三方联动,为学生亲历劳动、实践体验提供平台和资源,为大中小学开展劳动教育构建立体网。
  首先,家庭要发挥在劳动教育中的基础作用。注重抓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中的劳动实践机会,鼓励孩子进行劳动,掌握必要的家务劳动技能。其次,学校要发挥在劳动教育中的主导作用。要切实承担劳动教育主体责任,明确实施机构和人员,明确劳动教育要求。最后,社会要发挥在劳动教育中的支持作用。充分利用社会各方面资源,为劳动教育提供必要保障。
  总之,用“联动”来培养学生的劳动:家庭培养学生的劳动技能,社会提供学生的劳动机会,学校确立学生正确的劳动观念。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17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