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120万名大学生同上战“疫”思政大课 六安市金安区中小学全方位筑牢溺水防护网 启 事 “办一所自家孩子的中职教育” 返校第一课致敬“逆行英雄” 用“联动”来培养学生的劳动
01版:头版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第1783期  总第总第58期期  2020年04月29日  星期三
返回首页 上一期  当前第1783期  下一期
“办一所自家孩子的中职教育”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本报记者 王浩淼 发布日期:2020-04-29 10:32:08

合肥商贸科技学校
“办一所自家孩子的中职教育”

  疫情无情人有情。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合肥商贸科技学校携手庐江县移动公司为不具备线上学习条件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送上爱心智能手机,并现场为学生办理服务。
  “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不能参与线上学习。”合肥商贸科技学校校长夏友稳如是说。因为合肥商贸科技学校是一所“办自家孩子教育的中职学校”。
  在该校,清晨,阳光从操场的东边刚刚升起,值班教师和学生会体育部部长已经站在操场的入口,迎接着每一位从宿舍走出来的学生。“迎着阳光奔跑,让学生们充满青春的朝气。”夏友稳常常说,“国家需要职业教育,但社会上不少人却对职业教育有偏见,我们就要办自家孩子的中职教育,让每一个学生在我们学校找回自信,成为对社会有用的技术人才。”
  “办自家孩子的中职教育”是夏友稳对社会的承诺,也是学校全体教师的职业教育情怀。两年来,该校“从小处着手,实现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化;从大处着眼,探索职教校园制度人文化”。教师们针对学生特点,秉持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的态度来引导学生以身作则、自我约束、自我笃行、自我管理、自我完善,让学生们在提升解决问题能力的同时增强信心和勇气。2019秋机电2班,33名男生,班主任张平每天早上6时到校、晚上11时回家,每天有17个小时在校,为了有效地激励学生,张平常常自备奖品、奖金,对学生的良好行为以资鼓励,然后加以正向引导,目前该班走读生能早早到校参加早读,早读出勤率常常满勤,上课无一人玩手机,学生的行为越来越规范,对自己的要求越来越高,学生们发自内心的敬佩张平,树立了“亲其师,而信其道”的现实典范。
  学校在吃、住、行方面,从学生的生活体验着手,给予学生全方位的关注。提升食堂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就餐环境干净整洁,饮食质好价廉,通过师生座谈会和调查表反馈,师生对食堂服务满意度高;学校在力所能及的条件之下改善学生住宿环境,班主任入住寝室值班,实行24小时无真空跟踪服务管理模式;周末或假期学生集中离校,由于公交车班次及运力有限,大批学生集中在公路两侧,学生乘车难和乘车安全令人担忧,针对这一问题,学校主动联系公交公司,安排四辆大巴,在周末及假期学生集中离校时,从学校分别把学生们送到公交车站和停车场。做到“眼中有学生,心中系学生”。
  该校重视学生的技能培养,让所有学生在毕业时至少熟练掌握一技之长并顺利参加工作。参加2020年技能大赛的一名备赛学生发自肺腑地说:“我当初选择合肥商贸科技学校很幸运,每一天,我都觉得自己很充实,很有奔头,我看到了最大的希望。”
  关心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现有“职”不贫。2019年,该校有188名学生来自建档立卡贫困户,除政策资助外,还免除了书本费、住宿费、校服和军训服装费等;对品学兼优学生实行奖励,每年拿出近三十多万元对近200个贫困家庭进行资助帮扶,缓解了这些贫困家庭的经济困难,将近200个面临辍学的学生回到课堂,为社会扶贫和稳定作出一份贡献。2019年,该校利用暑假一个月的时间,首次探索通过工学交替方式将几十名家庭的经济困难学生送到该县开发区企业进行劳动和技能锻炼,学生们通过理实一体,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学到知识,得到了劳动教育,提升了自我成就感,还得到近5000元的收入以补贴家庭经济所需,同时还能缓解企业用工缺口,可谓一举多得。
  “做一位有温度的职教人”。合肥商贸科技学校将一直行走在“办自家孩子的中职教育”的路上。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17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