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病毒库”蝙蝠
04版:世界真奇妙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第1782期  总第总第58期期  2020年04月28日  星期二
返回首页 上一期  当前第1782期  下一期
“天然病毒库”蝙蝠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发布日期:2020-04-28 15:16:55

  蝙蝠因其名中带“蝠”(与福同音),常被民间视为祥物,寄予了如意、多福的寓意。但在鼠年春节,这种“会飞的老鼠”因为武汉的一场疫情刷了屏。新型冠状病毒来势汹汹,席卷了全国各地,牵动着全世界人民的心。据报道,蝙蝠非常有可能是此次新型冠状病毒的自然宿主。蝙蝠不仅携带冠状病毒,还携带埃博拉病毒、汉坦病毒、狂犬病毒等多种病毒,是名副其实的“毒王”。今天,跟着小米姐姐一起走进蝙蝠的世界,去了解这位隐藏在黑暗中的“毒王”吧!

病毒散播机

  作为世界上数量仅次于啮齿类的第二大哺乳动物,蝙蝠的分布非常广,除了两极以外的各大洲都能见到它们的身影。全球已经鉴定的哺乳动物大约有4600种,而蝙蝠是唯一能飞行的哺乳动物。
  可以说近年来,一些新病毒的爆发、老病毒的重返都与蝙蝠息息相关。蝙蝠群居的习性给病毒的传播提供了完美的环境,超高密度的亲密群居让病毒能够快速地传播。
  飞行则是另外一个重要的因素。蝙蝠同样也会像候鸟一样随季节变化而迁徙,极大地增加了病毒传播的范围。 
  但飞行的秘密还不仅仅在于活动范围这一点。为了适应飞行的生存方式,蝙蝠的代谢率比起同体型的哺乳动物甚至要更高,这也意味着更容易产生遗传物质的损伤,因此在漫长的进化征途中,蝙蝠发展出了超强的DNA损伤修复能力。超强的DNA修复能力让蝙蝠的免疫系统变得十分神奇,修复基因在完成本职工作之外还能显著抑制病毒的复制。
  另外蝙蝠细胞耐热性很高,在40℃的体温下仍然能保持相当稳定的状态,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病毒的复制,当然百万年的共同生活让一些病毒已经适应了高体温,这意味着在感染人类后,我们身体常规的发热机制可能无法对病毒的复制造成有效的干扰。
  更重要的一点是,在蝙蝠体内长治久安的这些病毒拥有非常高的遗传多样性,并且具有很高的重组率,有很大机率突然获得感染蝙蝠外其他哺乳动物的能力。因此来自蝙蝠的这些新兴病毒来势汹涌,防不胜防,往往都会造成重大突发公共卫生安全事件。
  数百万年来这些病毒也将蝙蝠当作一个温馨的港湾,在它们的体内成长进化,直到有朝一日某个能走出家门的子孙诞生。蝙蝠的机体虽然不会对病毒产生任何异常表现,却可以持续向外排毒,这也就是它们成为一代“毒王”的重要原因。


蝙蝠是如何“荼毒”生灵的

  蝙蝠传播病毒的方式多种多样,它们通过腺体分泌物和排泄物排出的病毒能够以气溶胶的方式传播给人类,也有少数吸血蝙蝠,比如拉丁美洲的吸血蝠会直接攻击人类,引起人的感染发病。然而蝙蝠其实很少将病毒直接传染给人类,往往需要中间宿主动物将病毒传染给人类。
  比如亨德拉病毒是牧场的马匹接触到带毒蝙蝠的体液和分泌物感染后,又进一步传染给人的;尼帕病毒是先感染了猪群,又通过猪感染了人;和蝙蝠生活在同一栖息地的节肢动物,比如蚊子、苍蝇也有可能传播病毒。
  另外,有些地方的居民有食用蝙蝠的习惯,虽然高温烹饪能够杀灭蝙蝠体内的病毒,但在捕捉和宰杀蝙蝠的过程中依然存在极大的感染风险。


枪响之后没有赢家

  蝙蝠身上的病毒不容小觑,那为何不将蝙蝠全部捕杀呢?其实这一切,本不是蝙蝠的错,它们也很无辜。它们已经尽最大努力长得不像食材了,原本生活在森林深处和易于隐藏的洞穴中,同人类基本接触不到,然而随着人口增加,人类活动范围增大,森林面积减小、环境质量下降,食物不足,迫使蝙蝠不得不飞进人类的世界。
  比如尼帕病毒的爆发就是人类对环境的过度破坏,食物大幅度减少,导致狐蝠从原本的栖息地迁移到森林边缘的果园觅食,而马来西亚许多养猪场与果园毗邻,被狐蝠污染过的果实掉落在地上被猪啃食,从而使尼帕病毒通过猪传播到人类。
  作为自然界的一分子,蝙蝠已经存在了数百万年,在生态系统中占据了极为重要的地位。70%的蝙蝠捕食昆虫,另外30%的蝙蝠吃水果,在这一过程中,传播花粉和种子,它们对生态平衡的维护功不可没。
  蝙蝠是大自然中和谐的一环,如果人类不贪图口腹之欲,病毒会在蝙蝠身上自生自灭,很难有机会肆虐人间。与其因为它携带了大量病毒就将它们斩尽杀绝,不如让它们留在原本的栖息地,尽量避免打扰它们的生活环境。伤害他人,有时候也意味着在毁灭自己,即便你占尽了优势,也不能为所欲为。一切都在追求一种平衡,健康在于平衡,发展在于平衡,如果我们失去了平衡,那么枪响之后没有赢家。

 

尊崇自然 敬畏生命

  当疫情过去,当我们摘下口罩,重新迎接生活的时候。作为人类,我们首先应该对自然保持敬畏之心。人类不过是地球上千万种生物中最平凡的一种。正是因为有些人侵犯了野生动物原本的生活,才导致了一些严重的后果。人类为自然万物命名,但是人类是自然万物的主宰吗?
   飞鸟与鱼,人与蝙蝠,虽然形式不一样,但生命之间有着微妙、和谐的关系。自然界的植物会呼吸,动物会发出叫声,在自然界的每一种生物都拥有平等的权利,我们不是主宰者,只是在这茫茫宇宙中的沧海一粟。我们要感悟自然界每一种生命的存在,并敬畏他的存在。不捕捉、不滥杀、不食用,远离蝙蝠,就是对我们人类自己最大的保护。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17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