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劳动之名立德树人 广撒劳动育人的种子 专题研讨劳动教育课程与实践 群策群力狠抓劳动教育改革
06版:高校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第1779期  总第总第58期期  2020年04月22日  星期三
返回首页 上一期  当前第1779期  下一期
广撒劳动育人的种子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发布日期:2020-04-22 11:56:00

■实践探索

安徽理工大学
广撒劳动育人的种子

    近日,安徽理工大学认真学习、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的文件精神,就加强青年学生的劳动教育进行了系统设计和精心策划,注重德育培养,以劳动价值观的塑造为指引,以丰富多样的形式为载体,设计实施“劳动共筑”计划,充分发挥基层学院团委的带动作用,让劳动回归常态,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养成良好的劳动素养。
劳动共俭:引导学生勤俭处世
    在全校范围组织开展“同春耕共劳动”主题实践活动,号召、动员学生充分发挥聪明才智,就地依法科学、有序帮扶春耕备耕,倡导学生居家参与劳动,坚持“劳心”和“劳力”相结合,以干家务、忙家事等各种形式从身边小事做起,感恩父母,回报社会,通过自己动手来满足生活所需,培养生存能力,深刻认识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感受新时代幸福美好生活源自奋斗,来之不易,激励学生立志成才、报效祖国。
劳动共健:引导学生加强锻炼
    在当下学生们居家学习的特殊场域和时期,提出“为祖国强身健体”的口号,以班团支部为单位,开展健康打卡活动,以社团组织为抓手,开展线上武术、舞蹈等健康分享活动,重视“体”在青年学生成长中的地位和作用,引导学生练就健康体魄,增强意志品质。
劳动共践:引导学生实践作为
    结合“学雷锋志愿者服务月”、植树节等特定时间节点,开展以“情传万里  志愿青春”为主题的2020年线上“学雷锋志愿者服务月”活动,倡议学生把雷锋精神镌刻在青春战“疫”中,走进社区,走进农村,走进社会,以实际行动践行“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同时号召学生扎根祖国大地,发挥专业所长,深度参与、扎实帮扶当地困难群众,锤炼劳动品格,以青春和爱心全面助力脱贫攻坚,引导学生践行责任与担当。
劳动共享:引导学生传播分享
    在开展劳动教育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分享劳动成果,体验劳动快乐,在学院遴选的基础上,面向全校学生征集劳作照片458张、劳动视频29个、亲人家书122封,运用教育叙事手法,以讲故事的形式引导学生认识劳动教育的意义和目的,利用“青春安理”微信公众号平台及校内外媒体对优秀事迹、优秀作品进行集中展示分享,开展“以劳动托起中国梦”的主题大讨论,营造良好的劳动教育文化氛围。
    安徽理工大学将劳动教育纳入第二课堂育人体系,健全劳动素养评价制度,注重“思创融合”,推动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合,在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基础上,结合学生特点,创新形式载体,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以劳创新,有效衔接多样化的社会劳动教育,培育新时代大学生正确劳动价值观和良好劳动品质。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17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