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和县:校地共建线上辅导战“疫”人员子女 |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本报记者 谢婷婷 通讯员 刘乐 发布日期:2020-04-10 13:04:17 |
关键词:助学 和县:校地共建线上辅导战“疫”人员子女
□本报记者 谢婷婷
通 讯 员 刘 乐
1月23日以来,和县乌江镇宋桥村党总支书记崇昌平便一直坚守在抗“疫”一线,无暇辅导11岁女儿玥玥的线上学习。“自从大学生志愿者结对开展线上辅导后,我便彻底放心了”。崇昌平笑着告诉记者,如今女儿每天都很期待大学生志愿者的线上辅导课,还亲切地称呼“大姐姐”,语文写作和学习习惯也改善了很多。
2月29日,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依托同马鞍山市建立的长期校地合作关系,联合和县青年志愿者协会发起了“与抗疫一线人员家庭手拉手”专项志愿服务教学活动,为奉献者做奉献。
最近,该校学前教育专业二年级学生刘玉瑾一边忙着在线学习,一边热情地参与在线辅导。3月13日,缺乏教学经验的他第一次线上见到小佳毓的时候,还有点紧张。经过几堂课的相处,两个人已经建立了深厚的感情。每次课前,刘玉瑾都会很用心地备课,包括幼儿绘本的挑选、手工课程的设计、课后作业的安排等。“希望在有限的教学陪伴中,带给她既有意义又有意思的体验”。得知小佳毓的妈妈抗疫期间一直坚守社区一线,刘玉瑾希望能够引导她为父母感到骄傲,从小在心里播下正能量的种子。
该学院团委副书记程啸介绍,2014年,该学院与和县开启校地共建,致力于为该县留守儿童提供公益教学资源。受疫情影响,重点为抗疫一线人员家庭提供志愿服务。2月底,志愿者招募令发出后,吸引了70名大学生报名,截至目前已结对辅导40名抗疫一线人员子女。专项活动通过开展线上课业辅导、素质拓展、心理护航等内容,促进帮扶对象的全面发展。
“在教学过程中,家长们对大学生志愿者的付出给予了充分的认可。”程啸欣慰地说。据悉,“手拉手”专项志愿服务教学活动采取分期分批的形式进行。志愿者们充分发挥专业特长,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志愿者张燕在完成课程教学后,会结合学生具体情况布置作业,并于次日耐心解答。志愿者彭少斌的乐理讲解加上视频辅导,使音乐教学更加直观、易懂。志愿者戴国强、卢皓玮不仅为学生提供随时提问、有问即答的贴心辅导,还主动帮助他们克服生活中、成长中的小烦恼。下一步,该学院将线上线下、常态化开展公益助学活动,重点帮扶和县留守儿童及贫困家庭子女。
![]() ![]() |
发表评论 | |
评论标题: | |
评论内容: (500字符) |
|
验证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