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学院:教师“主播”变形记 方保龙:1∶1适应线上教学 朱成科:运用更多的线上学习资源 孙成贵:不让一个学生掉队 任晓勇:文气十足的慕课达人 梁玉阁:鼓励学生线上互动 段园煜:“技术流”让课堂酷起来
04版:专题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第1773期  总第总第58期期  2020年03月25日  星期三
返回首页 上一期  当前第1773期  下一期
朱成科:运用更多的线上学习资源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发布日期:2020-03-25 11:39:23

  朱成科,经济与管理学院讲师。近三年主持参与省级等课题三项,发表学术论文五篇(含通讯作者),其中三篇被EI检索。“脑勤,眼勤,嘴勤,手勤,腿勤”是他成功的要诀。学生评价:“线上授课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拥有比平时纸质学习更加丰富的学习资源。朱老师充分利用了这一点”、“重点难点突出,有明确的学习内容,收获大,效率高,老师很可爱”、 “听老师的声音,就感觉老师非常温柔,而且非常认真负责。因为疫情,体验了网课,感觉不错”……
  第一节课前,朱成科对学生说:“作为高校教师,无法深入疫情灾区救人,坚守自己的工作岗位就是最大的贡献。而对于同学们来说,只要能守住一张安静的书桌,好好地学习知识,就是对国家最大的贡献。”同时,叮嘱学生们保护好自己,积极配合社区的防疫工作。得知有些同事对信息化教学工具不熟悉时,他主动将教学软件使用经验和技巧分享给同事们。每次上完课,主动与同事们沟通,分享课堂上的经验。
  一直以来,朱成科始终把教学改革作为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特别是信息化教学。去年,他代表经济与管理学院参加学校的首届信息化教学大赛。疫情发生前,他在《数理金融学》和《计量经济学》课堂上一直坚持使用超星学习通进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正因如此,在这次线上教学中才能够很快进入状态。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朱成科的本科和硕士研究生阶段读的是数学专业,博士研究生阶段读的是金融专业。几年来,为了能上好《数理金融学》这门课,他一直坚持每周抽出两天的时间浏览数学与金融学相关的国家精品课程网站,通过观摩名师的授课,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为了突出专业特色,他用课余时间收集、整理了大量与课程相关的案例,充实到课程内容中。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17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