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路上的青春之歌 团东至县委慰问支援武汉医护人员子女 江龙飞: 我是90后网格长 抗“疫”下的学雷锋日 临泉县:抗“疫”中的编外雷锋连 安徽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院师生爱心助战“疫” 图片新闻
07版:专题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第1770期  总第总第58期期  2020年03月13日  星期五
返回首页 上一期  当前第1770期  下一期
江龙飞: 我是90后网格长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通讯员 汪向军 本报记者 三水 发布日期:2020-03-13 10:51:19

  “这场疫情防控狙击战我们必须打赢。”这句坚强有力的话语出自桐城市龙眠街道长生社区第一网格长江龙飞。
  自疫情发生以来,桐城市龙眠街道长生社区开启网格防“疫”模式。面对第一网格人口密集较为特殊的地理环境,90后党员江龙飞主动要求担任第一网格网格长。第一网格下辖六个自然村民组、七个居民小区,网格常住总人口2424人,843户,户籍人口1648人,设疫情防控卡点16个。截至3月6日,因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居家隔离对象共15户22人。网格呈三角形,东与东关社区接壤,西与龙眠河毗邻,北至木鱼山公园附近。江龙飞对网格进行统筹规划,利用打电话、上门等方式,逐户开展外省返桐人员摸排登记,特别是对来自武汉疫区返乡人员实行重点摸排,确保“不漏一户,不漏一人”,全面详实地掌握返乡人员和外来人员的底数和基本情况,对摸排出来的重点人员一一建立台账、安排专人“一对一”重点监管,要求其在家自我隔离14天,每天监测体温,并每天定时进行电话回访,及时了解其身体健康状况,发现异常立即上报。
  在摸排工作过程中,江龙飞还担当起疫情防控知识宣传员,每排查一户,他便把防疫知识告诉给居民,如何洗手、如何正确佩戴口罩、如何进行居家隔离……事无巨细,面对居民的不理解,他耐心解释,并积极引导群众不传谣、不信谣、不造谣,告知群众在特殊时期不走访亲友、不聚会。连续奋战三十多天,江龙飞走遍网格内的每一个角落,宣传防疫知识,为的是让防疫知识家喻户晓。
  2月4日,网格内一名确诊患者康复出院,康复者需居家隔离进行医学观察。江龙飞每天陪同医生上门为他测量体温,并为康复者送上生活物资及防护用品。他不仅要做好社区的日常事务,还要负责网格巡查,自1月26日起,江龙飞至今未休息过一天,面对繁重的工作任务,他说:“再苦再累也要把本职工作做好,作为党员、社区干部既是义务,更是一种责任。”与此同时,他还动员自己家人积极投入志愿活动,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倾尽全力。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龙眠街道还有许多像江龙飞这样奋斗在一线的网格长,他们放下对小家的照顾,只为守护好大家。他们不仅是防控一线的宣传员,也是防控一线的信息员,更是防控一线的服务员。他们携手奔赴“战场”,用坚守并肩作战,为疫情防控贡献青春力量。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17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