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不止,战“疫”青春不“下线” 马鞍山市:供电青年突击队已全封闭作战四十天 亳州市:一支每天保持战斗状态的防疫服务队 宁国市90后小伙胡元宵:“疫情不止,我不休” 战“疫”为青春书写最美的注脚
04版:专题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第1770期  总第总第58期期  2020年03月13日  星期五
返回首页 上一期  当前第1770期  下一期
亳州市:一支每天保持战斗状态的防疫服务队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本报记者 谢婷婷 通讯员 郭彦 发布日期:2020-03-13 11:13:00

  “从服务队组建的那天起,我们每天保持战斗状态”。这些天,王双喜每天要给四个社区安排10名志愿者配合社区开展复工登记、返乡创业服务宣传,并对没有佩戴口罩的市民进行劝阻。
  自1月26日以来,王双喜便一直带领志愿者奔波在抗“疫”一线,顾不上休息。这支临时组建的青春防控疫情志愿服务队从最初的22人不断壮大,人数最多的时候达到51人。志愿者们上门入户摸排疫情、宣传防疫知识、收集废弃口罩、帮医院和社区消毒……成为城市中一道靓丽、牢固的防疫线。截至记者发稿已经47天过去了,王双喜说每一天都在紧张战斗。
  从抗“疫”开始,王双喜一个人住在外边,和妻子、六岁的女儿隔离开来。“爸爸,我想你了,妈妈说外面危险,你啥时候回来啊?”每次打电话,女儿都会这样问。为了能安心战“疫”不分心,他甚至关掉了自己赖以生存的店铺,员工工资照发,全身心投身战“疫”。
  了解到一线的医用口罩、防护服、测温仪等防疫物资出现不同程度短缺。王双喜自己掏了5000元钱,加上协会募捐5000元钱,通过各种途径采购到1000只口罩,于1月30日送至一线环卫工人的手中,向他们介绍疫情防控知识及佩戴口罩的正确方法。
  得知谯城区废弃口罩专用回收站投入使用,王双喜主动请缨,要求参加回收站志愿服务工作。“当时废弃口罩专用回收站刚刚投入使用,需要工作人员,这么危险的地方我不能让其他志愿者去,作为会长我要挺身而出”。在“嗡嗡嗡”的机器轰鸣声中,王双喜对回收的废弃口罩进行消毒。结束后,他又前往市人民医院急诊中心,为120车辆、医疗垃圾和楼道进行消毒,之后再匆忙赶往社区服务。
  80后的王双喜是亳州市谯城区志愿者协会会长、“全国第八届母亲河奖——绿色卫士奖”、全国首届“百名最美生态环保志愿者”。连日的劳累让王双喜的老毛病肾结石发作,他捂住肚子继续干,直到被协会志愿者硬扶进了医院打止疼针,可事后他仍然回到抗“疫”一线。他说:“除非我累倒,否则就会一直战‘疫’下去。”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17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