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不止,战“疫”青春不“下线” 马鞍山市:供电青年突击队已全封闭作战四十天 亳州市:一支每天保持战斗状态的防疫服务队 宁国市90后小伙胡元宵:“疫情不止,我不休” 战“疫”为青春书写最美的注脚
04版:专题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第1770期  总第总第58期期  2020年03月13日  星期五
返回首页 上一期  当前第1770期  下一期
马鞍山市:供电青年突击队已全封闭作战四十天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本报记者 谢婷婷 通讯员 赵阳 发布日期:2020-03-13 11:11:56

  截至3月13日,马鞍山市供电公司调控中心10名调控员组成的青年突击队已经全封闭值班40天了。
  2月2日开始,该公司为应对疫情,对调控中心采取全封闭式管理,调控人员24小时封闭值班,工作、生活与外界完全隔离。自那日起, 10名调控员离开家人,成立青年突击队,在全封闭环境下亮身份、当先锋、做表率,筑起一个坚强的战斗堡垒,全身心保障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召必回,战必胜,一定圆满完成组织布置的任务”是全封闭值班前队员们共同许下的承诺。在过去的40个日夜,他们为该市疫情防控工作的可靠供电保驾护航。
  刚刚过去的“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对于青年突击队中唯一的女性——90后党员徐影凤来说,只是封闭值班中普通的一天。“作为年轻党员,此时不奉献更待何时?”1月14日刚刚举行完婚礼的她积极响应号召放弃蜜月,第一时间奔赴值班岗位,书写了新时代巾帼不让须眉的生动故事。
  回想今年元宵节,调控中心调度班副班长、共产党员邢海波至今难忘。“我们一家四口分居三地,我要打两个视频电话,才能跟家人过个‘团圆’节”。原来,邢海波的二宝刚出生还不到两个月,接到全封闭值班的任务后,他第一个报名响应。因为妻子在产后康复期,他只能将大宝送回农村老家由父母照顾,简单收拾好行李,不舍地告别妻子和襁褓中的二宝,毅然奔赴抗“疫”一线,成为马鞍山电网率先进行全封闭值班的调度员。“孩子还好吧,出门要做好防护,元宵节快乐”。邢海波与家人视频过节的通话中充满了叮嘱和牵挂。挂掉电话,他与同事们又投入到紧张的工作当中。
  调度员胡浩、崔金勇的妻子分别在东部战区总医院和马鞍山市中医院工作。疫情来临,他们和妻子都主动请战,分别奋战在医疗和保电的第一线。“我们的爱人冲在最危险的防疫前线,我俩都是入党积极分子,在这个时候可不能落后。”胡浩和崔金勇表示。每次值班,他们都会特别认真地做好疫情防控医疗点和重点物资生产企业的保供电工作,因为他们知道,自己的妻子就在一线抗击疫情,自己做好本职工作,就是在支持她们。
  和他们一样,封闭中的每一位调度员都以高度负责的态度,做好电网的调度指挥工作。他们在指挥抢修人员快速消缺复电的同时,24小时实时监控各级疫情防控指挥部、医疗机构、生产企业、被隔离小区等抗疫情重点单位的供电情况,随时准备调整运行方式,确保可靠供电。
  调度员夏海峰、杨冬云作为具有多年工龄的“老”调度员,2003年“非典”时就在调度岗位值班保电。17年后,他们又义无反顾投身到新的保电战“疫”中。离开调度岗位转岗的共产党员张明、唐新杰向党组织提出申请:“听从组织调遣,随时准备返岗成为备用调度员。”
  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刻,这批由三名党员、三名入党积极分子引领的青年突击队毫不松懈地坚守岗位,全力保障电网可靠运行,直到全面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17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