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教学 安徽在行动 临泉县一校长自费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圆梦“线上学习” 颍州区:被疫情“激活”的诗意教育 池州市:线上教学 特殊群体一个不落 谯城区:“五育”并举开展线上教学
07版:专题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第1769期  总第总第58期期  2020年03月11日  星期三
返回首页 上一期  当前第1769期  下一期
谯城区:“五育”并举开展线上教学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通讯员 李宣传 本报记者 三水 发布日期:2020-03-11 10:44:48

  亳州市谯城区教育局在延期开学的特殊时期,积极做好校园新冠肺炎防控工作的同时,全面启动线上教学,利用多种教育信息化平台和手机客户端,落实“五育并举”教育理念,广泛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生命科学教育、理想信念教育、道德情操教育、体育劳动教育,让学生在特殊时期学会敬畏生命、学会生活,自主成长,感知温暖,学会感恩,提高育人效果。
  加强养成教育,厚植爱国情怀。各学校在抓好线上教学的同时,强化对网络、微视频等价值引领与管控,创造绿色健康网上空间。深化课程育人、活动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大力开展理想信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态文明和心理健康教育,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强化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将疫情防控整合为课程资源,开设开学第一课、好习惯养成课、积极心理建设课、德育活动课、阅读指导课等主题系列课程,采用班级直播及年级联播两种形式,教师在“空中课堂”里与学生积极互动,同时利用钉钉、腾讯等平台对学生进行过程性评价,深受学生和家长的好评。
  强化科学防控,注重智力教育。利用线上教学,引领学生理解学科特点、知识结构、思想方法,上好每一堂网络课。答疑解惑辅导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注重保护学生好奇心、想象力、求知欲,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能力。加强监测和督导,适量布置课后作业,坚决防止学生学业负担过重。积极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并积极防控新冠肺炎疫情,增强自我防范和保护意识,掌握科学防护知识和救治渠道,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自觉、科学、理性做好疫情防控,树立众志成城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信心和决心,引领广大师生相信科学、尊重科学、崇尚科学、敬畏自然。
  坚持健康第一,强化体能训练。各学校积极探索线上课程与线下活动相结合的学习模式,实施“体育固本,劳动强体”行动,积极引领学生在线上学习前后,科学安排体育运动,开展普及性体育锻炼,提升身体素质。指导广大中小学生学会在疫情防控特殊环境下的自我管理、自我调控、自我养成,形成自主、自强、自律能力,加强劳动教育,留出时间做家务、开展特长发展,加强学生生活实践、劳动技术和家务体验教育,力所能及地做好家务劳动。
  加强环境保护,促进和谐共生。各学校通过线上教育资源,整合学科特点,在学生中倡导“共生”价值概念,明白人与动物共生、人与自然共生的不可逆性,懂得敬畏生命、尊重生命、保护自然,让学生认识到每个人都有环境保护和保护动物的责任。教育、引导广大中小学生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践行“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从自然、保护自然”的要求,引导广大师生及家长认识到每一个公民都有环境保护职责,坚决摒弃滥吃野生动物等陋习,积极倡导科学、健康、环境保护、文明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以实际行动支持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17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