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教学 安徽在行动 临泉县一校长自费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圆梦“线上学习” 颍州区:被疫情“激活”的诗意教育 池州市:线上教学 特殊群体一个不落 谯城区:“五育”并举开展线上教学
07版:专题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第1769期  总第总第58期期  2020年03月11日  星期三
返回首页 上一期  当前第1769期  下一期
颍州区:被疫情“激活”的诗意教育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通讯员 刘银燕 本报记者 三水 发布日期:2020-03-11 10:43:27

  “生活的困难,往往是成长的课堂。”疫情伊始,阜阳市颍州区第一时间下发通知,要求广大教师面对“多出来”的假期,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科学应对疫情,让防疫过程“垫高”学生的成长。针对学生居家隔离、无法到校学习的情况,教师们立即将“停课不停学”的教育理念化为教育实践和行动,用这个特殊的防疫背景开展阅读、写作、统计、运算、绘画、作曲、演唱等方面的学习,反推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和投入。
  阜阳市第17中学为了加强学生对新冠肺炎的认识,强调宅家的重要性,数学教研组组长高华发起倡议,各年级数学教师给学生布置了一项特殊的作业:根据疫情防控工作的情况,出一道特殊的“疫情数学应用题”。在学生上交的作业中,均使用了来自疫情防控一线的真实数据。出题者能熟练运用数学公式、定理,题目知识范围涉及到一元一次方程、统计学、一元二次方程、二次函数及反比例函数等数学基础性知识,从销售利润、人员调配等方面创新性地命制题目,充分体现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以及对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充分理解。
  这样的特殊数学作业既能通过学科知识的应用,锻炼学生们的结题思维和运算能力,又能通过学生主动查找资料、了解新冠肺炎传播的特点和规律,掌握有效防控传染病的手段,实现“在预防时学习,在学习中预防。”
  阜阳市南京路第一小学教师李瑜是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疫情当前,她用一个月的时间反复研读唐诗的内涵,以“诗情画意的春天”为主题,创作出一组“经典唐诗剪纸”作品。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的《静夜思》表达出远在他乡的游子对故乡深深的思念,学生们年龄小,暂时还不能理解什么是“乡愁”,但从李瑜的剪纸作品中看到宁静的夜晚,怅然的诗人、云和月,伴随着诗仙抬头仰望、人月交融、望月怀远的画面,一股浓浓的思乡情绪就这样淋漓尽致地呈现出来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剪纸作品《回乡偶书》的画面结构并不复杂,一只小狗、两个顽童和一位两鬓衰颓的游子,李瑜只用寥寥数剪,就把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游子近乡情怯意境通过特定场景勾勒出来,并且从人物的衣冠发饰、衣服上极为纤细的褶皱上可以看出,细节表现之处拿捏得非常到位。
  李瑜还剪出一份通俗易懂的贴心防护指南——《病毒防护五部曲》,教学生如何预防新冠肺炎:“作为教师,我要教育孩子们积极响应政府号召,做好防护,不外出就是在为防疫贡献力量。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我还要利用自己所擅长的艺术形式进行创作。”她说。
  李瑜的唐诗剪纸作品让古诗“更立体,更直观,更感性”,让学生对唐诗有一个更感性的认知,帮助他们真正读懂了这些经典作品。为更好地体现了文化的传承,带领学生进一步认识、了解剪纸技艺,她选择用一把小小的剪刀,通过自己的作品,用特殊的方式助战,为学生们在这段时间的“宅居”学习生活增添了一抹“诗意”。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17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