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四十五中关爱一线医务人员子女

关爱随时“在线”
2月23日,一个视频刷爆了整个朋友圈。视频中的一位医生穿着防护服、戴着护目镜和口罩,全副武装,防护服的背后写着“@合肥第四十五中陈彦然,认真写作业”。视频中的这位医生叫周国红,是合肥市京东方医院神经COE护理主管,在疫情发生后,于2月9日作为我省第三批援鄂成员出征武汉,目前是武汉方舱医院中的负责人。
跟很多支援武汉的医务人员一样,周国红是医生,也是妈妈,心里有着对于孩子的牵挂。她的女儿陈彦然就读于合肥市第45中学,是七(16)班学生。每天在舱内高强度、高风险的工作后,回到休息住所,坐下来的第一件事就是给女儿打视频电话。
周国红常把她对孩子的牵挂告诉女儿的班主任李孝云,李孝云通过电话、网络视频等方式,和陈彦然及其爸爸进行沟通,在生活、学习、心理方面给出了建议,希望她以妈妈为榜样、更好地去生活、去学习。七(16)班各科教师在得知陈彦然的情况后,纷纷通过网上答疑、针对性的习题演练、电话心理疏导等方式地对她进行指导——教英语的夏老师表示有任何英语学习方面的问题,都可以随时联系自己;教数学的胡老师仔细批改、指导陈彦然发来的每一份练习。陈彦然生日的当天,李孝云给她发去短信:“彦然,祝你生日快乐,我想今年的生日对你来说是夹杂着复杂情感的,你可能会难过,因为你的妈妈没能陪在你的身边,但李老师觉得你应该会感到自豪,因为你有一个心中有大爱的妈妈,相信你会更有力量和幸福感……”七(16)班的家长群里满满的是对周国红的致敬和关切。
不止一个“陈彦然”受关爱
在该校,还有几十名像陈彦然一样的抗疫一线医务人员子女,他们的爸爸、妈妈或是在合肥市各级新冠肺炎定点医院隔离区工作,或是奔赴湖北一线支援。九年级的汪同学的爸爸在合肥市抗疫一线工作,因为工作性质很长时间不能回家,他发微信给在家中的儿子说:“儿子,这一段时间爸爸都不能陪你了。”
该校的周老师对前往武汉支援的齐同学的妈妈说:刚刚得知您去支援武汉了,内心充满深深的敬意和感动,同时也多了一份担忧和牵挂,一定要保护好自己,我们在合肥等您凯旋,向您致敬。
汪同学对在抗疫一线的爸爸说,爸爸,你安心工作吧,一定要保护好自己!我在家会认真写作业的,会帮妈妈带好弟弟的。我和妈妈、弟弟在家等着你回来,相信我们一定会战胜疫情。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成立了抗疫工作领导小组,迅速了解、掌握在本校就读的抗疫一线医务人员子女情况,并对其家庭、心理、居家看护、网上学习及需求困难等情况进行摸排,为该校的每一名一线医务人员子女建立基本情况台账,推出了包含“建立服务体系,开展慰问帮扶,加强情感关怀和学业指导”在内的多项措施,全力做好医务人员子女的关心、服务工作,为奋战在抗疫一线的医务人员解除后顾之忧,让他们放心、暖心地工作。
该校确定了领导班子成员、班主任与学生建立“一对一”联系制度,采取微信、短信等网络交流形式,开展线上家访,加强与学生及居家看护家长的联系沟通,表达对一线医务工作者及其家庭的慰问与敬意,实时掌握学生各方面情况,会同家长按需制定关爱、帮助方案,及时协助解决学生在学习、生活方面的实际困难。
在延期开学期间的远程教学实施过程中,班主任和任课教师会重点关心一线医务人员子女的学习情况,加强指导。特别对就读九年级的,该校会安排优秀教师“一对一”学业辅导,在复习备考等方面给予帮助。
同时,该校的心理健康教师和班主任会主动联系、了解一线医务人员子女的心理健康状况,把教师、同学的关心送到他们身边,及时疏导、解决他们因远离父母可能导致的心理孤单,引导学生从家长的实际行动中获取力量,努力使自己成长为有大爱、有情怀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