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中书写教育人的使命与担当 马鞍山市教育系统上下拧成“一股绳” 多方联动战疫情 宣城市教体局:多举措打好疫情防控“组合拳” 黄山市教育系统:全力保障新学期教材发放到位
05版:专题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第1767期  总第总第58期期  2020年03月04日  星期三
返回首页 上一期  当前第1767期  下一期
马鞍山市教育系统上下拧成“一股绳” 多方联动战疫情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admin 发布日期:2020-03-04 11:27:40

  连日来,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中,马鞍山市教育系统上下拧成一股绳,多方联动抗疫情。广大教职员工纷纷挺身而出、主动请战,共同为疫情防控尽心出力,展现教育工作者的职责与担当。
  疫情暴发后,一支特殊的“好人”防疫志愿者服务队忙碌在含山县环峰镇玉龙社区。“马鞍山好人”、东山初级中学教师王茂华,“马鞍山好人”、环峰第四小学教师季道祥,以及姚庙中心学校党员教师欧宗涛等帮助社区摸排外来人员信息、值守小区疫情防控点、宣传防疫知识。在当涂县石桥镇,四所学校的32名党员教师主动报名参加防疫服务。马鞍山市委组织部发出“将初心镌刻在疫情防控第一线,让党徽闪耀在抗疫的每个角落”的号召,市教育局党委积极响应,倡议局机关党员下沉社区,充实、加强基层管控力量,为小区当起牢靠的“守门员”。
  社区工作人员和爱心志愿者长期战斗在抗疫一线,无暇照管子女。为减少他们的后顾之忧,实验中学党支部号召党员教师结合岗位特点、发挥学科优势,开展“我为社区疫情防控尽份力”的共建活动。2月初,该市教育系统198个党支部的3036名党员教师积极行动,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让“停课不停学,停课不停教”落在实处,面向广大学生积极传播健康卫生知识、准确解读防控措施、有效疏导恐慌情绪。
  寒假,安徽工业大学附属中学党员教师徐江松带着儿子回老家湖北省武汉市过春节。之后,徐江松终于等到了姗姗来迟的妻子、马鞍山十七冶医院重症医学科护士长王静。王静作为我省援鄂医疗队的队员出征。面对妻子请战出征的决定,徐江松毫不犹豫地支持,成为妻子冲锋“疫”线最坚实的后盾。80后宋晓娟是第二中学实验学校教师,其爱人的工作单位是市第四人民医院。宋晓娟充分理解爱人的工作,从不主动和爱人联系,在“后方”挑起了家庭生活的重担,做家务,辅导儿子学习,照顾老人的生活起居,引导儿子为爸爸打气助威,拿起画笔画出心中的爸爸形象。来自家庭的支持和理解、关爱和问候,成为战“疫”英雄内心最温暖、最有力的慰藉。
  此外,该市教育系统的师生们还用纸面的文字、弦上的音符、手中的画笔致敬最伟岸的背影,讴歌新时代的勇士。微信公众号“桂子诗话”的创立者是红星中学党员教师桂芳。截至目前,她先后推送了多期《战“疫”诗辑》,分享了该校学生创作的数十首现代诗,为武汉祈福,为中国加油。雨山中心小学在官方微信公众号推送学生们写给“白衣天使”的书信,借童心与童声祝愿平安、致敬逆行。第七中学教育集团秀山学校音乐教师宛标参与创作了《只愿你平安》、《美丽的樱花迎风绽放》等多首战“疫”主题歌曲。红星中学教师周玉和徐园园是一对恩爱夫妻,也是一对音乐伴侣。《逆行天使》是两人联袂创作的致敬战“疫”英雄的歌曲。安徽工业大学附属中学的宋旭辉等六位美术教师带领在校生及校友联合推出了《夜战火神山》、《生命的守护》、《动人的瞬间》等系列战“疫”主题画作。该市各初级中学和小学纷纷组织学生绘制手抄报、海报,宣传疫情防控知识,为中国加油,为武汉加油。
  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应急防护物资缺乏、血液库存持续走低,该市教职员工纷纷伸出援助之手,献出一颗爱心,助力防疫阻击战。2月5日,在市中心血站当涂爱心采血屋,太白镇第一初级中学党员教师吴金平长长地舒了口气:“幸好血液合格,可以为武汉出点力了。”得知湖北省因疫情导致血库告急时,他挽起袖子毅然献出400毫升热血。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太白镇新桥中心学校向全校教师和学生发出捐款倡议。师生积极响应、献出爱心,短短两天时间,募集101727.32元善款。当涂县兴永中心学校、护河初级中学和博望区博望初级中学、新博初级中学、薛镇初级中学等学校党支部迅速组织全体教职工开展爱心捐赠活动。中国民主同盟第九中学支部盟员教师在盟市委的领导下向市红十字慈善账户捐款。
  截至记者发稿,该市教育系统为“疫”线捐款、捐物的数字还在不断增加,教职员工为“疫”线助力的方式也在不断丰富,践行教书育人者的初心、使命,唱响校园外、讲台下一首首动听的战“疫”之歌。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17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