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坊里见成长 “生命感动”担使命 “求实创新”践初心 桐城市金神初中:政策宣传入民心 民生工程暖人心 图片新闻 图片新闻 电影《今生只为遇见你》即将重磅上映
07版:综合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第1761期  总第总第58期期  2020年01月10日  星期五
返回首页 上一期  当前第1761期  下一期
“生命感动”担使命 “求实创新”践初心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本报记者 王浩淼 发布日期:2020-01-10 09:50:55

东至县大渡口中学
“生命感动”担使命 “求实创新”践初心

  东至县大渡口中学于1月3日被池州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评为市首届“文明校园”,成为该校蝉联池州市八届文明单位后摘得的又一枚桂冠。
  该校在办学实践中审时度势,因校制宜,秉持“让生命感动生命,为学生一生奠基”的办学理念,坚持以学生为本,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坚持以教师为本,全面推进学校各项工作;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团结,勤奋,求实,创新”的校训,倡行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有机统一,建设富有时代精神和鲜明特色的校园文化,以优良的校园培养人,以优美的环境陶冶人,以丰富的活动感染人,创造浓郁的人文气息,培育求实的科学精神,营造高雅的文化氛围,使学校不仅是徜徉知识海洋的乐园,更是教人求真的精神家园。  
  该校提出“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创新型”的现代人才培养思想,突出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整体优化,大力倡导创新教育,着力培养实践能力。抓住课程改革契机,以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学习为主攻点,大力构筑充满活力、富有生机的特色化教育体系,为创新教育的实践创设良好的氛围。初步形成了较有特色的课程体系(开足必修课,尝试研究性课程,探索活动性课程,规范选修性课程)。具体操作上,课程目标力求整体性,课程结构实现多元化,课程实施体现差异性,高度重视学生个性发展,有效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动手创造能力、社会生存能力。提出“校有特色,教有特点,学有特长”,采取种种措施,整合课程,突出主干,适度超前,精心构筑特色教育平台,大力促进特长学生的培养,着力实施英才教育,培育优生群体,“全面发展,竞赛见长”,注重培养“大家”风范,校园呈现欣欣向荣、生动活泼的景象,学生身上闪烁着健全和谐、睿智创新的灵性。
  该校通过校史、师训与教育科研,实施“绿色教育”,培养名、特、优教师群体,力主教师具备良好的基本功、敬业的事业观、理性的教育观和现代的师生观。
  不断更新教师的知识结构,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逐步树立现代化的教育观念,以形成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和质量观。通过“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使“三育人”、“教学六认真”得以落实,激发全体教师的工作热情,大幅度提高任课教师的业务水平。实现学校有项目、教师有课题、研究有成果的科研目标,促进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切实提升教师问题意识、研究意识、理论素养、创新精神和破解难题的能力。
  该校不断培养学生“思想上的自育能力,学习上的自研能力,生活上的自理能力,言行上的自律能力,体育上的自炼能力”,通过一系列创建活动把管理理念演绎得淋漓尽致,培养社会责任感,切实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使每一个学生时刻享受成功的快乐。
  该校先后获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示范学校、省交通安全示范学校、全国青少年文明礼仪教育示范基地、全国青少年爱国主义读书活动教育示范基地、全国青少年足球特色学校称号等,成为池州市农村教育的窗口。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17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