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学生课堂角色 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课外体育活动开展情况调查分析 锐意创新 全力推动
14版:学科纵横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第1760期  总第总第58期期  2020年01月08日  星期三
返回首页 上一期  当前第1760期  下一期
锐意创新 全力推动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滁州市教育体育局 邵战军 李恩忠 发布日期:2020-01-08 15:49:08

特别推荐

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创新工作再上新台阶

  近年来,滁州教育督导工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全国全省教育大会精神,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中心,以促进各类教育均衡协调发展为重点,不断创新工作机制,着力加强督学队伍建设,开创了教育督导工作新局面。
  一、建立完善督导制度,确保挂牌督导制度化
  先后出台了《滁州市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制度实施方案》《滁州市中小学校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工作实施意见》《滁州市中小学校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工作实施细则(试行)》《滁州市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工作常规》等文件,对责任督学挂牌督导规程、职责、任务及培训、管理、考核和督导结果运用等作了明确规定,保障了挂牌督导工作的有序开展。
  二、打造精干督学队伍,确保挂牌督导专业化
  各地选聘的专(兼)职督学均是担任过学校行政管理的校长、书记、业务副校长及骨干教师,遴选的634名责任督学,学历高、能力强、业务精,专业结构和年龄结构合理。为进一步提高专(兼)职责任督学业务能力,每年定期开展两次省内外集中培训。2016年以来,组织责任督学先后前往北京师范大学、深圳市南山区、重庆市巴南区、青岛、大连、湖南省醴陵市、安徽师范大学、合肥市瑶海区等地,学习借鉴外地的先进管理模式,参训人数达600多人次。以学员为主体、以问题为导向、以能力提升为目标,按需培训、学用结合、量身设计,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指导性、实用性。
  三、执行严格的督导程序,确保挂牌督导规范化
  对各地督学公示牌、责任区办公室及室内布置按照要求进行统一,为每名责任督学印发《滁州市责任督学工作手册》,规范挂牌督导工作流程。在顶层设计的基础上,各地不断创新挂牌督导工作方式,形成了适应时代需要、适应学校工作需求的工作方式。定期督导与随机督导相结合、综合督导与专项督导相结合、常规督导与信息化督导相结合。各地对责任督学反馈的问题进行分类梳理,督促整改并跟踪落实,充分发挥责任督学监督职能落地生根。
  四、创新高效督导方式,确保挂牌督导科学化
  各地均建立了以网络为基础的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工作应用平台,构建“互联网+教育督导”新格局,开拓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工作新模式,实现信息化管理,提升督导实效性。探索挂牌督导网络评价,积极开展网上督导,实现网上工作部署、意见反馈、考核评价及向学校下达整改要求,同时建立督导反馈和问责机制,强化结果运用,树立督导权威,确保督导实效。
  五、借助媒体融合,确保挂牌督导公开化
  各地通过教育督导专栏、教育督导公众号、教育督导QQ群、微信群等网络媒体、移动终端,及时发布挂牌督导信息和督导报告,接受社会监督,提高挂牌督导的开放度、融合度、信誉度。网上管理与实地督导互为补充,确保政府、学校、督学及公众之间沟通顺畅,通过有效互动、了解、探讨,解决一批教育热点、难点问题。近三年来,共提出招生、收费、择校等依法办学处理建议1823条;对学校管理和教育教学进行指导300余次;督促乡镇政府和学校履行控辍保学职责,动员返校流生13人;纠正课时偏差30余次;整改“课业负担”80余起;排除校园及周边安全隐患210余项;整改食堂、食品、饮水不合格项目140余次;回复处理家长来电来信来访175件。
  2017年,南谯区率先成为安徽省首批、国家第二批“全国中小学校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创新区”,2018年全椒县、凤阳县、天长市、明光市相继通过“全国中小学校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创新县(市、区)”国家评估验收,定远县、来安县先后通过“全国中小学校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创新县(市、区)”省级评估。督导队伍建设不断优化,挂牌督导专业水平不断提升,聚焦重难点工作,提高了挂牌督导工作实效。在实践中探索、在探索中创新,在体制机制、督导方式、督导保障等方面涌现出一大批可推广借鉴的经验,督学责任区建设步入科学化、规范化轨道,解决了教育治理的“最后一公里”问题,成为助推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抓手。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17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