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学生课堂角色 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课外体育活动开展情况调查分析 锐意创新 全力推动
14版:学科纵横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第1760期  总第总第58期期  2020年01月08日  星期三
返回首页 上一期  当前第1760期  下一期
课外体育活动开展情况调查分析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合肥市伦先小学 谌小英 发布日期:2020-01-08 15:48:30

  课外体育活动作为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学校体育目的任务的重要途径之一。学校应组织形式多样、以培养学生终身体育为目的的课外体育活动,动员全体学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本文采用访谈法、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及数据统计法,对合肥市新站高新区6所小学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情况展开调查,分析合肥市新站高新区小学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现状及影响课外体育活动开展因素。
  一、调查对象与方法
  调查以中国期刊网数据库与初中课外体育活动相关文献提供知识基础及理论依据,根据研究需要设计问卷,随机抽取合肥市新站高新区6所小学学校:合肥市伦先小学、合肥市七里塘学校等的小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对每所学校50名学生发放问卷,对所得数据统计处理。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1.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态度
  调查显示,认为学习再紧张也要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学生占42%;认为有时间就参与的占21%;视情况而定的占23%;学习忙就放弃的占14%。说明部分学生锻炼意识缺乏,还有人认为体育锻炼是浪费时间,针对这种情况应引起学校和家长重视。
  2.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目的
  以强身健体为目的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学生占46%,他们具有健康意识,清楚地知道需提高身体素质;以兴趣爱好为目的的占34%,这部分学生有意识向体育方面发展,可进一步培养;以结交朋友为目的的占31%,他们喜欢交流,享受运动乐趣;以调节情绪为目的的占31%,说明体育活动可作为转移情绪手段之一;以提高技术为活动目的的占19%,这类学生之前接触过某些运动项目,想提高相关技能。
  3.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主要项目
  课外体育项目多样,其中篮球和跑步最受欢迎。48%的学生选择篮球,既体现勇猛精神,又具有趣味观赏性,还符合社交心理。46%的学生选择跑步,虽略显枯燥、单调,但是体育考核重点内容之一。学校应该大力引进和创新形式多样的课外体育项目,提高学生对课外体育活动的兴趣。
  4.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次数和时间
  学生每周参与课外体育活动总时间处于1~2小时的最多占总人数34.3%,但这个时间对小运动量的课外体育活动来说,运动负荷明显不足,学校应引导学生科学合理安排运动时间和强度。每周参与课外体育活动3次以上的学生占14%,大多是体育爱好者;2~3次的占44%,这部分学生体育活动有待加强;1小时以下的占42%,大部分学生远达不到锻炼要求,难取得锻炼效果。
  5.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方式
  调查得知,采用独立练习的学生占26%,锻炼自主性较强;采用自由组合练习的学生占32%,他们常相互影响,增进技能;由学校组织练习的学生占26%,需增强学校对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影响力。
  6.学生对体育活动满意程度
  大部分学生对学校安排课外体育活动比较满意,学生对学校开展的课外体育活动不满意的占14%,比较不满意的占18%。
  7.学生对教学方式满意程度
  学生对体育教师运用的教学方式非常满意的占12%;满意的15%;比较满意的占18%;比较不满意的占45%;不满意的占10%。说明近一半学生被教学方式吸引,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取得良好的效果,部分学生对教学方式喜爱程度不高,教师要积极沟通交流,听取建议适当改变教学方式。
  8.体育场地设施与学生需求
  认为体育场地设施十分符合需求的学生占11.3%;认为符合需求的占18.3%;认为比较符合需求的占23.8%;认为一般符合需求的占35.2%;认为不符合需求的占11.5%。这说明学校体育场地设施还不能满足学生需求。
  9.影响课外体育活动的因素
  调查得知,影响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最大的因素是课业负担重占43%,说明大部分学生无暇顾及体育锻炼;怕苦怕累的占23%,缺乏意志力;家长不支持占15%,这部分家长缺乏认知,应转换思维支持学生锻炼;认为缺少场地器材的占27%,学校应重视场地建设,最大限度保证学生体育活动需求。
  三、调查结论与建议
  通过调查研究得知,目前学生对于课外运动项目的选择以兴趣爱好为主,球类项目受欢迎的程度最高,选择方式更多的为独自练习,但对于时间的安排缺少规划。大多数学生表示学习紧张也会参与课外体育活动,在运动强度上以中小强度的活动为主。影响课外体育活动的因素依次为课业负担重、缺少场地器材、缺少伙伴、缺少指导等。
  学校可在保证学生文化课成绩的前提下多组织集体类的课外体育活动,减轻学生压力,培养学生自主锻炼的好习惯。同时加大体育场地建设,开展特色体育项目,以便学生根据兴趣爱好进行锻炼,提高锻炼意识,为终身体育打下基础。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17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