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数学绘本在小学课堂中的运用 小学语文有效阅读教学初探 论家庭教育与思想品德教育的结合
12版:教育在线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第1760期  总第总第58期期  2020年01月08日  星期三
返回首页 上一期  当前第1760期  下一期
论家庭教育与思想品德教育的结合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霍邱县城关镇第二小学 孙雪静 发布日期:2020-01-08 15:51:03

  家庭教育是儿童成长成才的基础教育,也是儿童最早的启蒙教育,它关乎儿童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关乎儿童健全人格的形成,对儿童一生的成长至关重要。我国历来很重视家庭教育,孟母三迁、颜之推教子等典故至今为人们所津津乐道。家庭教育包罗万象,其中最基础的教育当属思想品德教育,家庭教育如何做到与思想品德教育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相互结合,成为现代家庭教育面临的一个紧迫而现实的课题。
  一、思想品德教育在家庭教育中的现状
  家庭教育与思想品德教育是相互关联、相互依存的两种教育。家庭教育是思想品德教育的基石,思想品德教育是家庭教育的内核。古往今来,正确处理两者的关系,则儿童成长成才顺利,反之,则难以顺利成才。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条件的改善,重物质轻精神、重享受轻奋斗的思潮在某种程度上有所蔓延,与此相对应的是,思想品德教育在家庭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有所减弱,部分儿童更多攀比的是谁家的条件好,谁家更有钱,而不是比谁家更能艰苦奋斗,更能勤俭持家。结合自己多年的教育实践,现将思想品德教育在家庭教育中的现状概括如下:
1.重视程度不够。很多家长以为只要教师抓好思想品德教育就可以了,没能认识到家庭教育在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和重要影响,对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长中扮演的角色认识不足、看得不深。还有一部分家长认为思想品德教育可有可无,只要为孩子学习提供好的生活条件和生活环境就可以,孩子只要把学习成绩抓好就行,在这种错误的思想引导下,很多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存在缺失,全面发展存在短板。
  2.方式方法不对。有的家长对孩子思想品德教育方式简单粗暴,在教育孩子改正错误、纠正不良品行时,往往采用棍棒教育,致使学生身心受到极大伤害,难以达到教育学生的效果。有的家长习惯于家长式教育,坚持自己的权威性,不与孩子平等沟通,摆事实、讲道理,不能从孩子能理解、能接受的角度去沟通,使孩子对家长有一种畏惧感,不能从思想的根子上认识自己的行为有偏颇。
  3.言传身教不多。家长与孩子常年生活在一块,家长的一言一行对孩子的行为认知、人格塑造如春风化雨。有的家长对孩子要求过多,而往往忽视自身的自律和表率,使得孩子无法分清对错、好坏,往往无所适从,正所谓“己不正,何以正人”。
  二、对策和建议
  儿童的成长与健康事关祖国的未来,事关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后继有人。因此,加强家庭教育,抓好思想品德教育,做好二者融合这篇大文章,对培育学生健康心灵、加强学生自身修养,培育合格的接班人具有重要意义。
  1.以榜样为标杆,加强自身素质。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做好家庭教育与思想品德教育的结合,要强化家长自身素质。家长要以好家庭为标杆,加强思想品德学习,自觉学习先辈、先贤、先进,提高自身道德修养,在家庭中带头做爱国敬业、明礼诚信、艰苦奋斗、乐于奉献的典范,以自身的行动在潜移默化中教育孩子修身养性,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让其明白时时有德育,做到遇事而诲、遇物而教。
  2.以兴趣为引导,培育健康心灵。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家庭教育中,上好思想道德课的前提就是引起孩子的兴趣,念好思想道德“经”。儿童情感丰富,最容易激发和感染。家长可以通过做游戏、讲故事、看画展等生动活泼的形式,让儿童通过简单明了的事例去体验践行道德意识和道德情感,从而激发儿童道德情感和道德体验上的共鸣,在无形中理解和认同道德准则、道德规范、道德要求。
  3.以表扬为激励,注意方式方法。无论是家庭教育,还是思想品德教育,要始终坚持正面教育为主。表扬和激励是家庭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手段,其目的就是教育儿童了解自己行为的后果及评价,明白做对了还是做错了。教育儿童要以表扬为主,特别是儿童践行了助人为乐、诚实守信、拾金不昧、尊敬老人等道德规范后,要及时给予正能量的表扬,激励他们再接再厉,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当儿童的行为不符合道德规范时,要及时给予纠正,耐心开展说服教育,让他们自己认识错误,并从思想深处认同,达到改进提高的目的。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17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