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斌:做传播知识的模范 陈晓峰:为学生开启最好的梦
06版:专题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第1760期  总第总第58期期  2020年01月08日  星期三
返回首页 上一期  当前第1760期  下一期
陈晓峰:为学生开启最好的梦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发布日期:2020-01-08 10:03:44

  “希望同学们都能做最好的自己,梦,从每天开始”是法学院教师陈晓峰对学生的寄语,也是他对大家的殷切希望。陈晓峰是安徽大学法学院教师,曾获安徽大学2014~2015年度“三育人”先进工作者称号,在2017~2018学年度获安徽大学本科课堂教学优秀奖,并在2017年获校优秀共产党员的表彰。谦和、严谨、宽厚、律己是陈晓峰给人留下的第一印象,潜心育人、踏实做人是陈晓峰作为党员教师对自己的要求。
  四字教学造就特色课堂
  “我的教学理念很朴素,总结来说只有四个字:新,实,活,全”。陈晓峰从事法理学教育工作多年,总结出了自己独到的教学模式。所谓“新”,就是根据法学学科的特点,更新教学理念。“法学学科有别于传统的文史哲学科,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特征,因此从全球范围来看,法学教育都强调实践性和应用性。传统的以知识性和学术性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需要更新与改革”。
  陈晓峰的身份不仅是法学教师,更是党员教师,因此心中更有一份责任,对自己的教学工作更多了一份严格的要求。为此,陈晓峰不仅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将法学知识与现实案例相结合,更鼓励学生们参加学院的各种实践活动并积极参与一线指导。
  陈晓峰注重追求教学的效率,即为“实”,“效率对于教学来说是第一生命。”陈晓峰说,“我首先考虑的不是教师在单位时间内讲多少,而是学生能在单位时间内得到多少。因此,教学的首要关注点应该是如何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安排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不拘一格”和“教无定法”是陈晓峰对自己教学方法的总结。
  “活”就是活力和灵活。陈晓峰认为,没有活力的课堂是没有意义的教学,他要求学生课前预习来达到课堂思维和课堂气氛的“活”,同时要求学生懂得活学活用,将法学运用到自己的生活案例中。“动起来并参与进来,知识就会活起来”是陈晓峰多年来在学习教育中积累的宝贵经验。
  陈晓峰认为,高等教育不仅仅是学到知识,更是一个心智成熟的过程和逐渐发现自我的过程。作为党员教师,陈晓峰非常关注对于学生们的人格培养。他强调:“在课堂里,我可能关注的不仅仅是知识和能力,还包括态度、习惯和人格。”这是陈晓峰对于“全”的定义。“学生们要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么,才能向正确的方向努力”。
为师当严要求明底线
  师德师风建设与学校党员教师队伍建设和发展是一致的,也是相辅相成的,这要求每位教师做好本职工作,牢记自己的责任与使命,而其中的第一步就是需要对自我有严格的要求。
  “敬业,是最基本要求”。谈及师德师风的建设,陈晓峰认为,语言是苍白的,只有每位教师身体力行,树立良好形象,才能去引导学生走上正确的道路。“我对学生说过,任何时候都可以向我提问、讨论、留言,我虽然不能保证第一时间处理问题,但我一定会回复。这么多年来,我一直做到这一点的,我信守自己许下的承诺”。同时,陈晓峰为自己列出了一些负面清单,比如学术造假、师生关系处理等。“我认为一个人可以没有成就,但不能搞假成就”。面对社会上的功利与浮躁的风气,陈晓峰仍然保持着内心的明澈。“当不良事件发生时,我们每个人都是这件事的受害者,所以我们更需要要求自己在任何时候、任何方面都恪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
  陈晓峰认为,在如今的社会环境下,每位教师都应该对自己有更高的要求,只有自己严格要求自己,守住底线,大学的师德师风建设才会越来越好。
  党员的使命与责任
  陈晓峰入党近20年。在近20年中,陈晓峰一直以共产党员的身份兢兢业业地从事着法学教育工作,在谈到党员生活时,陈晓峰有自己的一番感悟:“党作为一个整体就像一片汪洋大海,个人只是其中的一个小水滴。我认为,每个党员在这样一个群体当中,需要做好自己该做好的事,只要每位党员都做合格的党员,我们的党就是强大的、健康的。”每个人都应该做好自己的工作,为党的发展贡献出自己的力量,让“党员”二字不仅是一个称谓,更是一种责任与荣誉。
  谈到对青年党员成长的建议,陈晓峰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对于年轻一代和新入党的同学,我认为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朝气、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作为。我相信新一代党员肯定能够比上一代做得更好。”陈晓峰同时对青年寄予厚望:“新时代对于青年来说是他们发光发热的广阔天地,未来的路还很长,青年党员再过若干年就是我们社会方方面面的中流砥柱,就是我们社会各界各领域的核心人才,我非常坚信这一点。”青年党员的责任与使命就是在自己的岗位上努力奋斗,为党的建设与新时代的发展提交一份自己的优秀答卷。这是新时代对青年党员的要求: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做合格的共产党员。
  陈晓峰表达了自己对于学生们的嘱咐和期待:“教育不是万能的,教育作为一种外在的力量还要通过内心才能起作用。无论时代处在什么样的路口,我都希望同学们不断努力。将来能够成为什么样的人、能够做什么样的事,与今天的自己是紧密相关的,做好自己,将来才会有所成就。”

□本版稿件由本报记者张华、通讯员陈欣采写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17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