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斌:做传播知识的模范 陈晓峰:为学生开启最好的梦
06版:专题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第1760期  总第总第58期期  2020年01月08日  星期三
返回首页 上一期  当前第1760期  下一期
罗斌:做传播知识的模范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发布日期:2020-01-08 10:02:31

    编者按  党员教师,即是教师,也是党员,便毋庸置疑是教师队伍中的先进分子,是要在教育教学和管理岗位上发挥更多、更大能量的,要做模范先锋、做排头兵、做突击员。从另一个角度看,党员跟教师又有着很强的统一性,都要求做到严于律己、身先示范、无私奉献。日前,安徽大学刚刚开完第九次党代会,这是关系全校发展的政治大事,也关切着每一名党员。本期分享教师罗斌和陈晓峰的故事,旨在从点滴透视他们作为党员和教师双重身份的职责与担当。

  他是从安徽大学起航,又回归安徽大学奉献安徽大学的首批“皖江学者”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他是深耕教学科研的学者,又是以德施教的省模范教师;他是拥有35年党龄的优秀共产党员,又是努力做好学生、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人生导师。他是安徽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二级教授罗斌。罗斌将梦想作为引导、将创新当作动力、将实干融入血液,他说:“我看重的不是我做了什么、获得多大成就,而是我带出了多少学生。”坚守初心潜心育人,默默耕耘静待花开是他的人生追求。
  从本科毕业留校起,罗斌就立志做学生敬仰的好教师,梦想着桃李满天下,为祖国培养一大批优秀学子。多年来,罗斌坚持在第一节课中讲授“以德为先”的理念和做人的道理,他说:“教育学生只有做好一个大写的人,才能真正成才,成为对祖国、对人民有用的专业人才。”在教学中,罗斌坚持“以本为本”、“专业为要”,长期鼓励和指导本科生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科研训练计划及各类学术竞赛,并获优异成绩。同时,他培养了博士后、博士、硕士,以及国内外其他高校访问学者近200人,许多成为了高校的学术带头人和“双肩挑”管理工作者。
  与学生亦师亦友是每位教师都追求达到的美好境界。在罗斌看来,为人师,就是要将自己做人的心得言传身教,物化于心;为人友,则要求教师平易近人,助人为乐,否则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作为1980级无线电系的安大人,罗斌对安徽大学有着深深的情怀。他在英国留学期间多次婉拒留英工作的机会,毅然决然回国支援母校的专业建设。面对昔日同学、教师的不理解,他能坚守自己的追求。他说:“我不怕失败,只要决定了一件事情,我就相信自己能做到很好。”
  所谓“众人拾柴火焰高”,罗斌深知团队对于科学研究的重要性,为此,他一直致力于打造一个具有多学科背景、多种能力结构和多年龄层次的团队。作为团队的学术带头人,他一直把育人作为追求,尽力培养青年人才。考虑到团队的协调有序发展、学术方向的差异性与相关性、良性竞争环境建造等问题,罗斌会选择来自不同背景的成员,这使得他们团队能够长期保持凝聚力和战斗力,并推动计算机学科的发展。2018年,安徽大学计算机学科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被评为等级B;2019年,安徽大学计算机学科进入ESI前1%行列。
  在安徽大学的几十年,罗斌承担了大量不同类型的工作。从担任学生辅导员到教授专业课,从国内学术刊物的主编到国际顶级期刊的编委、著名国际学术组织分支的负责人,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负责人到国家留学基金国际人才合作项目和安徽省教学团队负责人,从计算机学院院长到学报编辑部主任,他都倾注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取得了很好的成绩。罗斌把这些成绩的取得归功于内心和行动的平衡,“平衡来自于执著的追求,平衡来自于专心致志,平衡来自于提高效率,平衡来自于各项工作优先级的不断调整,平衡来自于健康的身体和充沛的精力。”罗斌说。
  近年来,罗斌共发表SCI论文一百二十余篇、EI论文两百五十余篇。深耕专业领域的他丝毫没有落下教学任务,并坚持在教学过程中创新,首次开设本科生“数字图像处理”双语课程及博士和硕士的“科学研究方法”课程。因为在罗斌看来,教书育人是教师的本分,而科研是为教学服务的。
  “时代在发展,不允许我们闭门造车,要在国内外寻找合作并得到支持”是罗斌注重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的原因。作为学者,他认为有责任提升中国学者在国际学术组织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他创建了IEEE南京分部合肥分会并担任创始主席,应邀担任IAPR GbRPR专委会副主席,并担任四个国际学术期刊的编委。还曾应聘为多所国际知名高校的客座教授或研究员。在与国际接轨的长期实践中,罗斌总结出了自己的经验:“教育、科研的国际接轨要学人所长、补己之短。要处理好崇拜与自信、短期效果与长期收获、场面上的交流与实质性合作、外援的水平与自身能力等几个方面的关系。”
  布鲁纳曾说:“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而且是模范。”罗斌将这句话践行到实处,他以身作则、以德施教,在言传身教的过程中,用自己的道德情操感染学生、引导学生。在2019年教师节,罗斌被评为省模范教师。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17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