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省一市就教育一体化发展达成一揽子合作 家政服务专业将进入高发展阶段 填表要少 检查要少 图片新闻 六安市裕安区建设文明校园助推文明城市创建
01版:头版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第1753期  总第总第58期期  2019年12月25日  星期三
返回首页 上一期  当前第1753期  下一期
填表要少 检查要少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本报记者 王浩淼 发布日期:2019-12-25 10:21:08

热议“教师减负二十条”
填表要少 检查要少

  “减负”这个话题与教育结合的时候,给人的印象都是背着沉重书包的中小学生。但教师的负担也不容忽视。
  2019年是中央确定的“基层减负年”。对于教育系统来说,把时间还给教师,把宁静还给校园,按照教育教学规律来办事,无疑是最给力的“减负”。12月15日,随着《关于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进一步营造教育教学良好环境的若干意见》(或称“教师减负20条”)下发,给学校松绑顿时成为街头巷尾的热议话题。为此,本报记者采访了教育一线的校领导。
  阜阳市实验小学校长李雷
  别让学校清静成为一种奢侈
  曾经,才学与财富不成正比,造就了“读书无用论”的社会浮躁状态。随之而来的新潮的教育理念令人目不暇接,各种评比、赛课、检查、参观、培训、会议、表格、创建、扶贫等不堪重负,以至于有的教师只能“抽空”上课,学校变得热闹起来,打乱了原本平静、踏实而幸福的教书生活,使师生清静的读书成为了一种奢侈。
  我认为什么都可以浮躁,唯独教育不可以。它是我们良心的底线、灵魂的净土,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
  阜阳市实验小学努力打造一所适合孩子学习的校园,办学生喜欢的学校,办一所适合师生读书的精神家园。我们从改变周一的例会开始,每周的例会包含四个环节:新闻速递,读书分享,有事说事,会议评价。而且会议的安排与梳理全部由各个年级组承担,既体现了教师的主人翁地位,又解决了每次会议校长一个人唱独角戏的尴尬。我们就想通过这种方式真正体现“生活即教育”、“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教师教育出来的学生真正成为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教师一定要读书,不能一群不读书的人去教书,不能把一群不爱读书的学生圈在学校,让读书成为师生共同的爱好与习惯。有事说事,简单明了,让教师知道需要干什么、如何干、需要什么结果、何时督查。省下时间,让教师读书、运动,舒心的工作与生活。
  学校不折腾,教师不盲从,学生才能安心读书。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要营造尊师重教蔚然成风的社会环境,努力提高教师的政治地位、社会地位、职业地位,使广大教师在岗位上有幸福感、事业上有成就感、社会上有荣誉感,使教师享有应有的社会声望,成为让人羡慕的职业”。
  东至县大渡口中学副校长金成道
  为教育松绑,让教育回归
  教师的额外负担不仅是教育之痛,也是社会之痛。切实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为教师松绑,为学校减压,正本清源,是切实践行党的教育方针,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的必然要求。
  纵观全国各地,中小学教师的额外负担主要表现为几个方面:凡事留痕。家访留痕,家长会留痕,学生谈心留痕,作业批改留痕,学困生辅导留痕,学习培训留痕;考核检查频繁。现在差不多考核、检查都是重资料、轻实效、走过场。泛滥成灾的表格,多如牛毛的文件,应接不暇的各种会议;政出多门,随意进校园;额外摊派。各种活动、竞赛,转发文章,下载APP和平台注册等。
  这种凡事都要留下痕迹的强制管理思维与方式,既使一些本来很有意义的教育教学行为异化变味,给教师带来了不必要的负担。学校为迎考迎检,不得不安排教师写材料、准备资料、做展板、办黑板报、换宣传栏、装资料盒,甚至培训学生如何应对检查。由此耗费掉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特别是不得不浪费与牺牲教师很多时间,包括属于教师正常的休息时间。教师们迫于无奈,只好扎扎实实走过场、认认真真干虚活。
  勿忧讳言,如果许多本应由家庭、职能部门或社会承担的教育责任都压在教师身上,由教师过多地承担,让教师疲于应付,这不仅会让教师过早地对职业产生厌倦情绪,而且对教师正常履行教育职责也是弊端丛生。这既严重干扰了教育教学秩序,助长了虚假之风、形式主义之风,也给教师增加了巨大的精神压力和思想负担,动摇了教育的基础。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17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