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州学院:主题党日搭平台 探索“课程思政”新路径 黄山区委教育工委五大抓手推进基层统战工作 博望区“四强化四打造”着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歙县“宪法进校园”厚植爱国主义情怀 黄山学院第十三届社团文化艺术节落幕
07版:综合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第1745期  总第总第58期期  2019年12月11日  星期三
返回首页 上一期  当前第1745期  下一期
宿州学院:主题党日搭平台 探索“课程思政”新路径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通讯员 张浩 张苗 本报记者 谢 发布日期:2019-12-11 10:51:41

  本报讯  为贯彻、落实全国、全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推进“三全育人”试点工作,12月4日,宿州学院依托文学与传媒学院三个教研室暨教师党支部开展“课程育人”微课录制暨教学观摩活动,主题党日搭平台,探索“课程思政”新路径。
  活动涉及文学与传媒学院汉语言文学、新闻学、文化产业管理三个专业,由副教授、教研室主任、教学名师、教坛新秀、教学比赛获奖选手等九名教师分两组同时进行“课程育人”微课的录制,涉及《古代文学》、《新闻评论》、《文化产业概论》、《网络舆情分析与处理》等课程。王绍卫通过案例由浅入深地剖析屈原的爱国、忠君、修身的思想;周艳青通过陶行知的《糊涂先生》对教师职业基本道德规范进行解读;李芒深入浅出地带领学生们解读新闻工作的党性原则;王倩通过漫画导入并解读文明的冲突,誓在捍卫国家利益和民族尊严……15分钟的课程,每位教师都准确把握住了专业育人点,同时不忘突出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魅力。
  院党委书记陈国龙肯定了活动以主题党日活动搭台,以教学观摩为展现,既发挥了“双带头人”制度的效能,又推动教研室活动,立意高远,创意新颖,是一次成功而有意义的“课程思政”建设路径的探索。授课教师能够从各自的课程中提炼出育人点,并巧妙融入到授课内容当中,很好地体现了课程思政的基本要求。同时,创新授课理念与方法,让课堂变得鲜活起来、学生们思维变得活跃起来,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专业课的同时,体味专业知识的乐趣、体验思想政治教育魅力。
  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张莉指出,活动前期准备充分,教师授课功底扎实,课堂效果显著。鼓励教师注重发挥文科类“课程育人”的先天优势,将专业知识与“思政育人”内容巧妙融会贯通,做到“润物细无声”。同时,建议各学院教学管理要立足教师能力发展,将“双带头人”制度与基层教研室“双基”达标结合起来,建立“课程育人”微课录制暨教学观摩长效机制,不断提升全体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
  筑起“承重墙”,建好“专业柱”,为国家培养筑梦人是高校教师的使命担当。“课程育人”微课录制暨教学观摩活动是宿州学院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建立协同育人机制,实现“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奋斗目标。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17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