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鼓之乡”的“引路人” 刘培娜:带着孩子去教学点教书 汤如付:身残志坚的“教书匠” 俞静:做万千幼儿的心灵画师
04版:专题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第1745期  总第总第58期期  2019年12月11日  星期三
返回首页 上一期  当前第1745期  下一期
刘培娜:带着孩子去教学点教书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发布日期:2019-12-11 11:03:50

  “这些年,我不敢让自己生病、不敢耽误学生的课。作为教师,我爱这份事业,看着课堂上学生们对知识渴望的眼神,这肩上不仅是责任,更是爱”。冬日里的凤阳县官塘镇南姚郢教学点,阳光洒满整个校园,朗朗读书声一阵盖过一阵,偶有迟到的学生猫着腰从教室后门溜进去,每每看到这一幕,年轻的英语教师刘培娜都会会心地嘴角上扬。在这呆了近10年,她早已将这里的一切融入骨髓。
  2010年7月,刘培娜成了凤阳县官塘镇南姚郢教学点的教师,从校园到校园,无论是教学点的办公环境,还是初踏的三尺讲台,刘培娜都稍感不适,然而怀揣对教育的热爱,她选择了坚持。“教育没有情感和爱,就如同池塘没有水。没有水,就不能称其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刘培娜一边给自己打气,一边践行着自己爱的教育,毫无保留地传授学生知识,事无巨细地关心着学生的成长。
  2017年,刘培娜迎来自己人生的另一个新角色——妈妈。在享受新生儿带来喜悦的同时,她也迎来了一个挑战:新学期,她要在教好学生的同时,照顾襁褓中的女儿。官塘镇南姚郢教学点是凤阳县的一个偏远教学点,师资力量薄弱,每位教师的教学任务都很繁重,“我没有办法让自己特殊化”。思虑再三的刘培娜搬进学校住,一边教学,一边承担起独自照顾孩子的责任。
  鱼和熊掌难以兼得,想要兼顾好工作与孩子,这不是一件轻松的事,尤其对于刘培娜这样的新手妈妈而言,难上加难。六个月之前,孩子尚小,睡着时,刘培娜就将她放在小推车里,醒来时,就一手抱着一手上课,但孩子六个月以后,刘培娜的节奏被打乱了:早晨听见预备铃声,她会准时醒来,10分钟内快速地给孩子穿好弄好;第一节课上完再给宝宝弄点辅食,有时孩子吃得慢还没吃几口又要上课了;孩子再大点就不愿安静地坐在车里了,担心她吵,索性把她放在床上任其玩耍……
  一个深秋的早晨,刘培娜正在带领学生早读,突然听到女儿撕心裂肺的哭喊声,安顿好学生后,刘培娜一个箭步冲出去,醒来的女儿光着脚仅穿着尿不湿和衬衣站在校园里大哭着喊“妈妈”。刘培娜说,自己很难想象年幼的女儿醒来后是怎样的害怕和无助,那一刻,愧疚、自责、心疼全都涌上心头,泪水夺眶而出。
  “虽然每天都很累,但能够见证学生的进步及女儿的成长,这又何尝不是一件快乐的事呢”。乐观的刘培娜很快地调整好心情,骄傲地说起自己班上的学生:这群平均年龄才10岁的学生,乖巧懂事,课堂上他们是学生,课下他们都争先恐后做刘培娜的小助手,帮她照顾女儿。通过不断的努力,学生们在学业上的进步非常明显,在刘培娜10年的教学生涯中,刘培娜所带班的英语学科成绩始终在县里名列前茅。
  “这10年,我认为自己没有取得惊人的业绩,但是我对得起教师的这声称呼”。刘培娜说,一路走来,有苦有乐,与自己而言,所有的困难都会随风而去,随之而来是内心的无比甜蜜。今后的教育之路,自己将仍怀揣初心,用爱铺就农村娃的成长之路。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17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