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射箭“重回”颍州校园 东至县大同中学:大道至简践初心 行合趋同育新人 图片新闻 教育部义教综合实践教学装备培训班在马鞍山市开班 博望区实现学生资助全覆盖 广德市励志中学研学之旅领略皖南历史文化魅力 合肥市青阳路幼儿园开展首届家庭教育知识竞赛活动
07版:市县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第1737期  总第总第58期期  2019年11月27日  星期三
返回首页 上一期  当前第1737期  下一期
传统射箭“重回”颍州校园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通讯员 刘银燕 本报记者 三水 发布日期:2019-11-27 10:25:51

  11月21日,一场别开生面的射艺社团活动在阜阳市阜纺小学进行,“射贵形端志正,宽裆下气舒胸。五平三靠是其宗,立足千斤之重……”来自阜阳市颍州区射箭协会的教练一边吟诵着《西江月·射箭》,一边为孩子们做中国古代传统弓“箭阵”表演,站立、握弓、搭箭、举弓、拉弓、瞄准、撒放、收势……所有动作一气呵成,让同学们充分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
  据了解,阜纺小学和东清小学将把传统射箭作为校园文化、体育工作常态化开展的重要载体,相继成立传统射箭社团,采购了射箭器材免费供学生使用,让历史悠久的传统射箭“重回”颍州校园,成为阜纺小学和东清小学校最热门、学生最喜爱的社团活动之一。
  10月初,阜纺小学的小东坡射艺队招募队员,三(3)班学生李佳星主动报名参加,初始训练是拉牛皮筋锻炼臂力,一周三天,每天放学后训练一小时。虽然辛苦枯燥,但他毫无怨言。东清小学四五班的宋天钰同学起初是抱着新鲜、好玩的想法去射箭社团报了名:“现在才发现这门社团课太有意义了,射箭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射箭跟学习一样,心静才能成大器。”
  “射箭虽然是一项体育运动,但它每个动作都蕴含着传统文化的魅力。”阜纺小学射艺社团课教练郭蒙蒙告诉学生们,传统弓箭只有弓身、弓弦,没有瞄准镜:“射手们必须体态正直挺立、心志中正不偏,射箭时的时候心无杂念才能射中靶心,如果心里一直想着别的事情,肯定射不准。”为了支持学校的传统文化教育事业,阜阳市射箭协会派出三位资深教练为学生们授课。为了配合射箭社团活动的开展,阜纺小学、东清小学的教师们同期开设了“射艺赏析”主题课程。
  阜纺小学教师杨巧丽带领学生们学习关于射箭的经典诗文,认识“不射之射”飞卫,纪昌、逢蒙等历史上著名的神射手,让学生们明白,传统射箭不同于单纯强身健体、争强好胜的竞技体育,它更注重内心修为及身心平衡。东清小学的班会课上,学生们绘声绘色地讲起擅射英雄的传说,无论是“羿射九日”的神话、“逢蒙学射”、“纪昌学射”传说,还是春秋战国时期楚国最出名的养由基的“百步穿杨”、“射穿七札”的故事,学生们都了如指掌。
   “射箭运动一方面能让学生增强臂力、调整身姿、呵护眼睛、静心凝气;另一方面可以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让学生们能够真正地去体验传统文化项目,发扬自强不息、刚健有为的进取精神。”东清小学校长王运魁介绍说,“学生学习射箭主要是学习‘射礼’,借此提高学生们的文化修养和文明素质。”阜纺小学校长韩全红则告诉记者:“让学生学习这项运动,就是为了让传统文化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将来做好传统文化的传承人。”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17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