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光华:“你就是当教师的料” 闵学玮:春风化雨 师爱无声 刘金枝:以求真的态度作踏实的工夫 裴婷婷:扎根农村教育点亮每盏心灯
02版:专题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第1737期  总第总第58期期  2019年11月27日  星期三
返回首页 上一期  当前第1737期  下一期
闵学玮:春风化雨 师爱无声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发布日期:2019-11-27 10:23:23

  什么是师爱?和县历阳镇城南初级中学教师闵学玮用24年的实践生动诠释了自己的理解。“师爱是一个博大如海的词语,它包容着理解、帮助、宽容、激励……”在教师生涯中,他深深体会到要当好教师,就必须时刻以“德高为师,身正为范”提醒自己,他用心、用情、用智慧,把最美好的青春献给了教育事业。
  1995年,闵学玮从黄麓师范毕业后,被分配在腰埠乡中学任教初二、初三物理,并兼任班主任工作。当时刚满20岁的他带着满腔热情投入到工作中。如何做好班主任工作?他请教老教师,翻阅各种教育学、心理学书籍,逐渐摸索出自己的方法:偏爱后进生,严爱优等生,博爱中等生,让每一位学生都受到关注,收获尊重,爱上学习,快乐成长。
  2002年,闵学玮到城南中学任教。县城周边大棚蔬菜蓬勃发展,学生家庭经济都比较好,父母没有多少文化,对读书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流行“读书无用论”。在这种情况下,他天天放学往学生家里跑,给家长讲学习的重要性,给孩子规划美好的读书未来。一辆新买的摩托车,一年没结束就被他骑坏了。他所在班里有几个学生的语文和英语都不错,就是物理成绩差。他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总找机会为他们义务补课。课间,午间,闵学玮的办公桌旁围满了学生,他永远是温声细语、不厌其烦。功夫不负有心人。他所在班的高中录取率越来越高。
  学生小欣(化名)出生前父亲去世,出生后母亲改嫁,一直跟着年迈的爷爷、奶奶生活。有段时间,小欣经常旷课,甚至萌生了辍学的念头。闵学玮得知后,心疼不已。一趟趟的家访,一次次的沟通,一点一滴的真情,他组织学生为其捐款、捐物,用一颗慈爱的心温暖学生、打动家长。终于,小欣重拾自信,重返校园。
  多年来,闵学玮以朴实高尚的人格魅力感染着学生,用孜孜不倦的奉献精神打动着学生。有学生在给他的感谢信中写道:“我庆幸碰到了您。您的诲人不倦、您的谆谆教导将永远铭刻我心。”还有的写道:“每当我们谈到您,满是骄傲和崇拜。我们会以您为榜样,努力做到最好。” 闵学玮说,每次读到这些文字是他人生最大的幸福。
  如果说最初走上三尺讲台是源于对职业的喜爱,那么坚守24年则一定离不开对教育的热爱和对育人的初心。教师工作是平凡的,也是细琐而忙碌的。用闵学玮的话说,虽然有时会因学生的调皮而埋怨、因他们的退步而急躁、因他们的违纪而失态,虽然有时也感到很苦、很累,但每当看到学生天真的笑脸、纯真的神情、求知的渴望时,心中总会涌起一种强烈的责任。“我是教师,我要给这些寻梦的学生引路,在他们心里写一本最美的书”。这种强烈的意识不断激励他以真诚去拥抱每一个学生。回顾所走过的工作历程、所取得的教学业绩,他最深刻的体会就是“扎根教育,无怨无悔,做人民教师,当之无愧”。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17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