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上珠峰顶的“假肢” 我们的青春不迷茫 莫因迷茫负芳华
06版:模拟中高考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第1735期  总第总第58期期  2019年11月25日  星期一
返回首页 上一期  当前第1735期  下一期
登上珠峰顶的“假肢”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发布日期:2019-11-25 16:22:37

  1.1975年5月的一天,26岁的夏伯渝在攀登珠穆朗玛峰的途中,因为把睡袋让给一名体力透支的藏族队友,导致双腿被严重冻坏,不得不截去双肢。
  2.失去双肢,走路都会费劲,更不用说登山了,尤其像珠峰这样连正常人都难以企及的世界第一高峰。医生让夏伯渝从此与登山运动作别,可他却不愿不肯,不想就此掐灭心中的珠峰之巅梦,他还要登珠峰。
  3.为了这个梦,安装了假肢后,夏伯渝开始了疯狂的刻苦训练——每周一、三、五去登山,二、四、六则进行长距离的徒步行走。此外,每天早上5时,他就起床开始进行力量训练:身负10千克重的沙袋练习下蹲,每天1500个,做完后还要进行高强度的引体向上、俯卧撑……
  4.由于训练过于刻苦,他的假肢与双腿连接处常被磨破、裂开,鲜血淋漓,后来双腿被检查出患有淋巴癌,在医院经过多次手术和放疗后才勉强保住,但出院后,夏伯渝又如往日一样坚持高强度的训练,他觉得只要坚持,自己离珠峰顶就一定会越来越近。
  5.在此后的2014年、2015年和2016年,夏伯渝曾三次尝试登顶珠峰,但都因遭遇恶劣天气、地震、雪崩等原因而不得不中途中止。特别是2016年的那一次,在距离珠峰顶不足百米时,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风雪呼啸而至。
  6.“胜利就在眼前,必须迎难而上,哪怕长眠在顶上也是值得的。”夏伯渝咬紧牙关,在心中暗暗发誓,“这次一定要冲顶上去。”
  7.就在他打算顶着暴风雪,铆足劲继续冲顶之时,夏伯渝回头看见五个护送他的夏尔巴向导,他们是靠做向导来赚钱养活一家人,而且都还很年轻,“如果连累了他们,将他们的命也搭进去,那就太自私了,即使征服了珠峰,又有什么意义呢?”
  8.这样一想,分秒之后,夏伯渝便改变了主意,做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下撤。
  9.下山后,夏伯渝又被诊断双腿患上了血栓,真的不适合再去登山了。
  10.此时的他,已年近古稀,外人都劝他,这一切都是天意,别再跟天斗了,甭再去冒险了。可夏伯渝就是不信这个邪,他要去圆心中的梦。
  11.2017年年底,夏伯渝又一次向尼泊尔方递交了登山手续,要求来年5月再次登珠峰,可这次对方却没同意,理由是政府有关部门新颁布了一条禁令,禁止盲人和双腿截肢的残障人士登珠峰。
  12.这条禁令让夏伯渝如同坠入冰窟之中,外人都认为这下他要彻底死心了,可失望之后的夏伯渝并未绝望,而是又做出了一个惊人的举措——将这条禁令的颁布者告上了尼泊尔最高法院,要求法院暂停该禁令。
  13.功夫不负苦心人。2018年3月7日,尼泊尔最高法院支持了夏伯渝的诉求,大喜过望的夏伯渝随即开始练习冰面行走、如何过冰裂缝梯子,以及在冰壁怎样上升下降。
  14.一切准备就绪,登山冲顶的日子终于来了——尼泊尔时间2018年5月14日8时26分(北京时间5月14日上午10时41分),69岁的夏伯渝终于成功登顶珠峰,成为中国第一个依靠双腿假肢登上珠峰的人。
  15.山峰就在那里,等待着有梦的人去登攀。“我知道,通往珠峰的途中有很多困难,如果因此而放弃,不去想办法克服它,那么就永远无法逾越它,人也就永远没有提升和进步。”下山后,夏伯渝感慨地说。
  16.是的,腿可残,但追梦之心不可残,只要心存梦想,并敢于、勇于攀登,珠峰之巅同样也可以迎来无腿英雄,“假肢”一样也能光临珠峰。
           (作者:徐立新,选文有改动)

  一、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夏伯渝安装了假肢,源于疯狂的刻苦训练。
B.夏伯渝双腿患淋巴癌,经过多次手术和放疗后,训练的强度有所收敛。
C.本文标题交代了写作对象,是贯串全文的线索;用借代手法,吸引读者,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D.本文第1段交代了夏伯渝被截去双肢的原因、时间、地点,总结了全文,为下文写夏伯渝攀登珠峰的艰难做铺垫。
  二、第10段写外人劝阻夏伯渝有何作用?
  三、第6、第7段是怎样刻画夏伯渝的?试分析其效果。
  四、全文字里行间洋溢着“夏伯渝精神”,这是一种什么精神?作为初中生的你,是否赞同?请结合文意谈谈你的看法。

参考答案
1.C
2.衬托,通过写外人的劝阻,突出了登临珠峰的艰难,更表现了夏伯渝的无畏与执著。   
3.心理描写,表现出夏伯渝为了攀登珠峰的执著,也表现出夏伯渝对队友们的体贴与关心。   
4.夏伯渝不畏困难、刻苦锻炼、坚持不懈、不达目的不罢休。示例一:赞同。夏伯渝面对困难不屈服,迎难而上。我们备战中考,复习任务量很大,不会的、淡忘的知识点又多,就需要这种精神。
示例二:不赞同。夏伯渝精神可嘉,但这种做法不可取。他有家庭,应以家庭成员的身份设身处地地为家人着想。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17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