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因延伸阅读而美丽 让道德的光芒呵护学生最好的时光 多媒体助力小学生深层次阅读 小学音乐课堂中的合唱教学
12版:教育在线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第1733期  总第总第58期期  2019年11月19日  星期二
返回首页 上一期  当前第1733期  下一期
多媒体助力小学生深层次阅读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怀宁县石镜乡中心学校 查美林 发布日期:2019-11-19 16:34:38

教育初探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经常用到多媒体教学手段,相比传统教学手段,多媒体的优势非常明显,它可以化抽象为直观、化静态为动态,尤其在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恰当地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有效地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帮助学生进行深层次阅读。
  一、深化对写作背景的认知
  教学实践表明,恰当的背景导入能帮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课文内容和情感。北师大版四年级的《瑞雪图》写的是1962年胶东半岛的“第一场雪”,至今已有60年了,如果学生没有联系写作背景进行阅读,就很难体会到作者峻青在1962年冬天看到这场大雪而想到“瑞雪兆丰年”的喜悦之情。所以,我在《瑞雪图》的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手段,联系作者的写作背景,让学生了解当时的人们经历三年自然灾害之后,看到了一场及时的大雪而想到了来年丰收的喜悦,引导学生体会这一场雪“不同于一般的雪”。
  二、深化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瑞雪图》一文中关于“雪大”的描写有很多,学生可以通过“雪下得很大,也很稳”“大片大片”“一会儿,地面上就发白了”等词句,从中“初步了解”到雪下得很大。但是,我觉得可以借助多媒体手段让学生深刻体会作者 “嗬!好大的雪啊”这样深层次的“惊喜”。比如出示“雪很大”的图片,播放北方下大雪时的视频,将课文中“鹅毛般的大雪”这种静态的文字变成直观、动态的视频。另外,还可以营造“万籁俱寂”中“大雪不断降落的沙沙声”,让学生在具体的情景中“亲耳”凝听“树木的枯枝被积雪压断的咯吱声”,引导学生入情入境的体验、理解课文描写的状态,从而更深层次地阅读课文。
  三、深化对文章情境的体验
  引导学生体会“雪景的美”,是这篇课文的一个教学重点,而对美的认知是一种深层次的体验。同样是教学《瑞雪图》,以前我会引导学生从“毛茸茸”“亮晶晶”“蓬松松”以及“银条儿”“玉屑似的雪末儿”等词句中理解。在近几次的教学研究中,我借助多媒体,化抽象的叙述为具体可见的画面,让学生通过图片认知“银条儿”,通过小组讨论认识到这“银条儿”是“冰凌”,再出示挂满冰凌的视频,引导学生欣赏“那些落光了叶子的树木上,挂满了毛茸茸、亮晶晶的银条儿”是一种怎样的美,进而在朗读中美美地读,美美地体会,达到深层次体会的教学目标。
  四、深化对人物情感的共鸣
  体会“下雪之后”人们的欢乐时,教师应让学生明白这不仅是因为“雪景美”,也因“瑞雪兆丰年”的喜悦;既有孩子们的欢乐,也写出了大人们的欢乐;既写出当地人的欢乐,也抒发了全中国人的欢乐。教学中,我先是利用雪景中人们欢乐的视频,引导学生说一说自己在下大雪时最开心的事,然后通过朗读文章去体会人们的喜悦;再通过多媒体导入背景知识,让学生通过视频体会自然灾害时的“灾年”,从而理解作者以及文中人们对于“来年丰收的渴望”。在这过程中,利用多媒体导入雪对农作物作用的科学知识,让学生明白“瑞雪兆丰年”的科学依据,从而体会人们不仅是因为这场雪的美而喜悦,更是因为这场雪能带来丰收的喜悦,以帮助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深刻体会文中处处洋溢的喜悦之情,以达到情感的共鸣。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17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