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爱生命 远离毒品 “生命杀手”——毒品 对毒品说“不”
01版:头版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第1731期  总第总第58期期  2019年11月18日  星期一
返回首页 上一期  当前第1731期  下一期
“生命杀手”——毒品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张元淇 发布日期:2019-11-18 10:14:08

□合肥市50中学东校西园校区七(4)班本报学生记者  张元淇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在安徽省滨湖强制隔离戒毒所里有一条“芙蓉路”,在这条小路的尽头有一面墙,上面刻着宋代周敦颐的《爱莲说》,莲花纯洁高尚的品质令人敬佩。在戒毒所中,我想莲花应该是对这里每一个人的鞭策吧。但是戒毒所中怎可能那么美好?
  高大的铁栏给人一种压抑之感,将整个戒毒所包围其中,像是一个令人无法逃脱的巨大笼子,在康复训练的房间里,戒毒者身穿同样的蓝色制服,留着同样的寸头,我们从他们身旁走过,放眼望去都是男性,年龄不等,有40岁、30岁、20岁……可能因为我们的谈话声,他们都回过头来,目光相遇,有些不寒而栗之感,浑身不自在,我快步走出了房间。
  我们采访了一位戒毒者,他姓贺,31岁,入所八个月,24岁时沾染上毒品。当时他在酒吧工作,经朋友介绍说毒品好玩,他产生好奇,第一次吸食毒品有些紧张,后来慢慢地毒品使自己越来越轻松,给自己带来非一般的快乐。
  吸食毒品花光了他所有的积蓄,父母也悲痛欲绝,让他远离社会上的狐朋狗友,但是毒品就好似一根无形的绳索死死地勾去他的灵魂,使他失去理智,不顾一切要得到毒品。直到到戒毒所后,他才真正了解了毒品,为自己当初的行为悔恨不已,他用心学习法律知识,坚定戒毒决心。
  戒毒所的警官跟我们说了一个故事:曾经有一对母子,母亲吸毒后离开家,把自己的两个毒友和仅仅一岁的宝宝留在家中。两个毒友吸食毒品后控制不住自己的行为,不停地拿燃烧的烟头往孩子身上戳,当警方找到孩子时,孩子身上已有一百多处被戳伤的洞眼,当孩子的母亲与孩子相望时,眼神是那么冰冷、那么冷漠,好像互不相识。吸食毒品完全让人失去了人性。
  毒品,从早期的植物毒品鸦片到现代的毒品冰毒,种类越来越多,隐蔽性也越来越强,吸食毒品能从意志和身体上击垮任何人,一次吸毒,后悔一辈子,后悔一生。对个人而言,毒品伤害人的精神、破坏人的神经系统,极易产生妄想,最终会使吸毒者众叛亲离、人财两空、家破人亡。
  对社会、国家而言,毒品会诱发违法犯罪造成犯罪率上升、消耗大量的社会财富、降低国民的素质、影响整个社会的发展和稳定。毒品就是一个无情的“生命杀手”,不仅“杀害”个人、家庭,还“杀害”社会,甚至“杀害”一个国家。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17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