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教师要努力成为新时代的“大先生” “逆袭”而来的华丽转身 土木工程检测专业教师团队:精心打造路桥质检“医生” 杨振宇:视“教”为乐 视“育”为趣
02版:专题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第1730期  总第总第58期期  2019年11月15日  星期五
返回首页 上一期  当前第1730期  下一期
杨振宇:视“教”为乐 视“育”为趣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发布日期:2019-11-15 10:08:04

  “教书育人是一种享受,我从中找到了快乐和幸福。”这是安徽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城市轨道交通与信息工程系教师杨振宇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80后的杨振宇已经在教师岗位上干了近15个年头,他先后获学院教学能力大赛一等奖、省交通运输厅“优秀共产党员”称号等荣誉,深得师生赞誉。“乐教,乐育,乐奉献。”杨振宇用七个字道出了自己的工作“秘诀”。
乐教:让课堂教学与学生的思维“同频共振”
  “电工课是大学里最难的课程,但杨老师总能用诙谐的语言、接地气的讲解将原理说明白。”目前已是合肥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分公司车站值班站长的2012届学生李文景回忆说。
  杨振宇几乎每年都是学院完成课时量较多的教师之一,工作量虽大但他绝不会敷衍。
  杨振宇因其课堂活跃性和生动性,在学院的质量管理体系学生教学评价中一直是被评价人数最多的,评价得分也始终是名列前茅。“我们系致力于从加强教师队伍团队建设、抓好教学常规管理、推进教学整改工作、鼓励参加技能大赛等方面提升教师专业素养能力,全系涌现出一大批高素质、专业化的优秀教师,杨振宇是代表性教师之一。”系主任李锐说。
  乐育:做心中有爱的“老杨”
  杨振宇坚持把每一位学生都当成亲人般对待,久而久之,学生们都亲切地称呼他为“老杨”,他成为了学生心中最可信赖的“老铁”。
  在杨振宇的教学生涯中,有一件事情对他影响很大。2016机电班学生杨荣杰在一年级时进行一周的电路实训,考试时却一塌糊涂,杨振宇严厉批评了他,甚至把他的电路板给踢了。后来,杨振宇真诚地向他道了歉,并安排他进机房监控电脑,防止机房上课出现问题,因为身上有责任,只要杨振宇发话了,让几分钟到他便几分钟到。就这样,杨荣杰在杨振宇的指导下完成了大学期间的一次蜕变。这件事让杨振宇领悟到教师身上的重任。
  2012信号班学生江山刚参加工作不久,在一次事故中失去左手大拇指,知道这个消息后,杨振宇马上去医院看望了他,并送去了3300元自筹的慰问金。2008级多媒体班的一位学生不幸患上白血病,得知后,杨振宇和她的辅导员一起通过水滴筹等方式为她筹款……遇到这样的“老杨”,你会实实在在地感受到这是一件多么幸运的事。
  “‘心’入学生,杨振宇在这方面发挥了带头作用。”系党总支书记汪倩说。
  乐奉献:教育之道唯至善与付出
  杨振宇除了是有着丰富一线教学经验的专业课教师、有着诸多学生工作履历的辅导员,他还任机电教研室党支部书记、计算机实训室中心主任,兼任学院计算机协会、电子协会的指导老师。去年电子协会成立之初,需要一些资金购置设备开展活动,杨振宇自掏腰包采购了机器人器件。他自筹了1200元购置了学习用品,用于捐赠合肥市春雷自闭症儿童学校的孩子们。
  杨振宇还积极参与学院的“双创”(创新、创业)工作,作为指导教师,在学生处、教务处等部门的支持下,孵化出学院第一个大学生自主创业的企业——合肥钦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现已正式运营起来,并且有了第一批项目和客户。
  杨振宇说,只要想起自己的学生,不管工作多么辛苦,自己都是快乐的。课堂上,有看不完抢占座位的景象;邮箱中,有学生成长路上的故事;办公桌上,有学生送上的小绿植;手机里,有学生每逢佳节祝福的话语;无论离校多久,有总想回来看看的学生。这,就是他工作中快乐和幸福的源泉。

 杨振宇和学生一起实训

□本版稿件由本报记者肖蕾、王浩淼,通讯员刘燕采写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17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