峥嵘岁月莫空负 孝意永绵长 古 街
08版:青春文字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第1727期  总第总第58期期  2019年11月11日  星期一
返回首页 上一期  当前第1727期  下一期
峥嵘岁月莫空负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周劭涵 发布日期:2019-11-11 10:24:19

□灵璧县第一中学高三(29)班  周劭涵

  诸位师长,众位同窗,小生劭涵,免贵周氏,这厢有礼了。
  灵城四月,时维孟夏,天朗气清,惠风和畅。惜因缘之际会,得满座之高朋。余一介书生,区区不敏,受业于母校,蒙教于恩师,幸得相助,方有小成,较诸同窗友人之明珠璀璨,余仍烛火寸光,无以比量。今承蒙厚爱,授余以最美好青年之荣称,不胜受恩感激。余虽不才,穷搜故纸,但借只言片语,聊表寸心。
  余自舞勺之年求学于一中,五载光阴,倏忽而过,焚膏继晷,不敢有一日之怠。屈子云,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学子之要务,唯学至上。吾于课业,熟习一章一页之文句,冥思一分一毫之疑难。余素好读书,亦深知今日中国之青年,当秉承先人之智慧,以使中华精神愈发光芒万丈。凡师长所求之篇目文章,悉速记而成,迨无错漏;每假课余之光阴,吾高声吟诵歌赋铭诔,且为同窗好友讲解诗词之奥妙,涵养性情之舒心,岂不快哉。夫国学经典比赛常有,吾必前而往之,尽展才学,夫庸知其校内校外、级别高低之分耶?
  昌黎先生曾言,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凡有所惑,吾必从师而问。吾常持卷往办公室而援疑质理,常为一题之故往返数次,然不觉劳累。吾常想,即便明朝高考未能遂愿,吾亦不悔。何也?以吾已得百折不挠之意志、坚持不懈之恒心于途,有品格如此,何愁日后大事不成也?
  于课业之余,吾亦专于进德修身,勤耕不辍,力图长为国家栋梁,为崭新之时代添砖加瓦。余钻研琴谱,晨昏旦夕苦练钢琴,每每筋疲力竭之时,常思舍弃,然念及“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便力从中来,舍尽一切退意。天道酬勤,吾以优异成绩获证书10级,赞叹之声不绝于耳。且夫赠人玫瑰,手留余香,余亦秉承范公之志,先人之忧而忧,以施人援手为人生乐事。吾事团委,曾参与援疆,非独捐赠藏书数卷,且更担负宣传发动之责,号召同窗相与施援,力促活动完成之顺利。
  念昔者,梁启超先生奋笔疾书,留壮丽篇章于后人,发出少年强则国强之呐喊;看今朝,习主席常云,青年,祖国之未来也,民族之未来也。敢问我辈之青年何以担此巨任?答曰,必将于修业之时,重进德之务;学业不精 不足以成工匠,以谋祖国之前行;德行不淑,不足以为栋梁,以成民族之脊梁。当代之青年,必将于宏大处着眼,于细微处践行,以青青之我,逐明日之太阳。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吾承诺于此:吾必以奋发进取之志,乐观向上之态,不忘初心,砥砺前行,颂时代之精神,为青年之领袖。
  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
  (在灵璧县青春故事分享会暨灵璧县第一中学首届“最美好青年”表彰大会上,“最美好青年”周劭涵用文言体与全校师生分享自己的青春故事,本文是他的发言稿。)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17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