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助力绿色环保产品
03版:学生记者在行动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第1727期  总第总第58期期  2019年11月11日  星期一
返回首页 上一期  当前第1727期  下一期
科技助力绿色环保产品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发布日期:2019-11-11 10:35:06

(上接第一版)

 

神奇的胶囊

□蚌埠第一中学高一(5)本报学生记者  张宇翔
                         辅导教师  王丽伟
  近日,我有幸获得了前往丰原集团参观流水线的机会。
   “导游”带着我们进入了一个工作车间,到了车间才发现里面格外的大,“导游”打开了一个展示柜,取出了其中的一个盒子,里面是各式各样的胶囊,就在我以为这是一个制药公司的时候,“导游”介绍说这些胶囊是由动物的骨、皮、筋腱为原材料制作出来的。我就很疑惑这坚硬的骨头怎么会是这柔软的胶囊的原材料,“导游”就带我们往里面走,里面出现了数个巨大的机器,之间由大大小小的管道连接,“导游”说动物的皮、骨、筋腱经过这些机器,就会变成胶囊,剩下的粉末可以作为家畜的饲料,材料最大程度地得到了利用,节能、绿色、环保。
  在我纠结着骨头怎么能做成胶囊外壳时,一晃就过了几个车间,当我回过神来的时候,我们已经到了议事厅,议事厅里面的地面上有一些毯子,桌子上陈列着一些塑料制品,“导游”说这些都是用玉米淀粉加工成聚乳酸材料制作出来的我问“这毯子也是?”“是的,而且用聚乳酸材料制作出来的毯子是不会被烧着的”。“聚乳酸制作出来的塑料产品是可降解的,就算小孩子误食了聚乳酸产品也是没有关系的,聚乳酸材料经过消化道就会被水解成乳酸,被人体吸收,聚乳酸材料的特点就是环保、无毒、可降解”。
  这使我改变了对塑料的看法,我想如果聚乳酸材料得到推广的话,困扰全球的白色污染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而且会降低火灾的发生几率,小朋友的餐具也安全了。
  一项技术的发展带动的是一个国家的进步,我们赞叹我们所看见的的新兴科技产品,我们赞扬那些走在科技前沿的先辈们,但我们最终要做的也最应该做的是赞叹背后的尊重,是赞扬之后的冷静,是感动过后的成熟。我们作为新时代前列的青年,让我们以科技为友,待科技以诚,如此,未来终将属于人类与科技。


了不起的丰原

□蚌埠第一中学高二(1)本报学生记者  叶皓天
                         辅导教师  孙立斌
  第一次踏进厂房的大门,十几米高的大门,传来阵阵凉风,扑在我们的脸上,机器运转,工作的声音好像秋日里田间地头的收割机,正在辛勤的劳作,玉米被装进罐中,发出“沙沙”的声响,把我们从繁忙的城市,一把来到这一望无垠的稻田。空气中弥漫着丰收的玉米的新鲜的香气,伴随着劳动人民的喜悦,被一同制成一颗颗糖晶,甜蜜又沉醉。
  走到制药的厂房,这里看起来就并不再是那么的单一,大批量的机器,全机械化的生产,一条条流水线都显得如此的壮观。这里主要生产明胶,也就是我们平常经常所吃的胶囊。引导员详细地向我们解释着机器内部所发生的一切,好奇使我们逐渐着迷,厂房内部的闷热,不但无法磨灭我们对这些未知事物的好奇,还使我们的热情逐渐升温。只在教科书里看到过的内容,今天完完整整地呈现在我们面前,除了兴奋,此刻的我没有什么其他词语可以形容。
  逐渐深入,我们到了一座不太起眼的食堂,但这可不仅仅是个食堂,这更像是一个展览会。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之前在书上看到的、听说的高科技,原来离我们并不遥远。袜子,衬衫,甚至是鞋子,都是从植物中提取的聚乳酸加工而成,引导员提了提嗓音,详细地介绍道,聚乳酸的原料来源充分而且可以再生。聚乳酸的生产过程无污染,而且产品可以生物降解,实现在自然界中的循环。环保,无毒,抗菌,阻燃,可降解,是真正的绿色材料。
  丰原集团今天已经拥有发明专利五百多项,重大工艺技术发明专利一百七十多项,是全球重要的维生素生产企业之一,占全球维生素总市场的1/4;是全球重要的生物材料生产企业之一,聚乳酸产能将达到百万吨级,掌握行业前沿科技。


做聚乳酸引领者

□蚌埠第一中学高一(13)班本报学生记者  吴媛君
                             辅导教师  江亚婷
  “同学们,可以下车了。”我挽着朋友的胳膊,快速地跳下车来,被映入眼帘的这座规模雄伟壮观的工厂所震撼。丰原,是国内的大型生物发酵工程技术的科技产业型有限公司。跟随着工作人员,聆听他热情的介绍,我知晓了现在丰原有着巨大发展前景的材料——聚乳酸。它的制作过程是一个绿色环保的循环,通过秸秆纤维,植物吸收发酵合成再加工,被废弃后亦可再利用,减少了空气生态的污染,是替代石油化纤、石油塑料最适合的生物材料。
  工作人员的脸上满溢着骄傲与自信地说,这种无污染的材料被全球高度重视着,它的应用极其广泛——工业、医疗、家庭等,是最具影响力的环保生物新材料。而丰原将继续加大力度研究,成为聚乳酸产品研发及应用的引领者,为我国的发展做出巨大贡献。
  走进工厂内部,高大的机器正井然有序地运行着,我们所使用的丰原产品,背后竟有着如此复杂的工序,机器的轰鸣声像是在夸耀着工厂如此殷实的实力,严格的管理和高效的效率才铸就了今天的丰原。
  其实,不仅是丰原,更有许许多多如丰原一样知名又或默默无闻的工厂,他们一同组成中国科技发展道路上的军队,身披银甲,所向披靡,造福人民,为祖国实力的蒸蒸日上积极贡献着自己的一份力量。


披上绿衣裳

□蚌埠第一中学高一(2)班本报学生记者  谢秉义
                           辅导教师  江亚婷

  在公司工作人员的带领下,我们参观了聚乳酸成品区和明胶成品及生产车间(全自动化生产车间),让我最难以忘怀的是聚乳酸成品展览区,有聚乳酸材料制成的杯子、塑料袋、衣服、鞋子、一次性用品……我正好奇聚乳酸材料是什么呢?这时候,工作人员给我们做了讲解,同学们,你们看呀,我身上穿的蓝色T恤就是聚乳酸材料制成的,摸上去手感优异,排汗透气,穿着舒适。他接着说,聚乳酸是玉米、秸秆等可再生生物为原料,通过现代生物工程技术和高分子材料合成技术生产的新型环境保护材料,它的特点是无毒、无刺激、高强度、易加工成型的优良生物相容性,生产过程无污染,使用后它们可以在自然界中自然降解,不会污染环境。如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句口号,号召人类进行保护环境,在大自然中有许多人类丢弃的一次性用品、塑料袋等,它们不能够自然降解,给地球的生态环境带来严重的污染,我相信聚乳酸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地改善地球的生态环境,给地球披上一件绿色的衣裳。
  丰原集团是国内生物化工、生物能源和生物制药方面的大型科技产业型公司,是国家级创新型企业、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科技兴贸创新基地。在丰原生产明胶的生产车间,我只听到了轰鸣的机器声,没有看见一个工人,丰原集团能够不断地创新,逐渐地发展壮大,不仅仅只是领导者不平凡的创造力、工作者不懈的努力,也因为它的背后有一个和平且强大的祖国在庇护着它。


学习丰原

□蚌埠第一中学高二(12)班本报学生记者  乔一凝
                            辅导教师  俞华云
  丰原作为蚌埠市的代表企业之一,计划在2021年~2025年实现蚌埠市万亿元GDP目标,这是一个非常令人振奋的事情,所以我们产生了极大的期待。
  我们先车览了占地四平方千米的产业制造基地,然后到了丰原明胶,熟悉的骨头汤味扑面而来,在此之前我们都不知道明胶是干什么用的,经过介绍才知道原来医院拍的胶片、平时吃的胶囊和果冻都是用明胶制成的,而明胶的原料居然是动物的骨头,真是不可思议;接下来到了丰原生化,刚下车就闻到了甜甜的玉米味,这里可了不得,自然界比较缺乏的八种氨基酸是它的主要发展方向,那为什么会有玉米味呢?原来这是用来生产聚乳酸的,这是一种新型的生物降解材料,使用可再生的植物资源提出的淀粉制成,是一个不会造成温室效应的环境友好材料。但即便如此,我也没感到太大的惊讶,可接下来参观的却颠覆了我们的思想。
  带我们参观的叔叔神秘兮兮地向我们招招手,把我们领进了一个房间,我们一头雾水地跟了进去,乍一看,地上有两个花纹很漂亮的地毯,地毯的旁边有一排桌子,上面很规整地放了很多东西,有毛巾、衣服、“棉花”、小塑料粒、吸管……我并没发现有什么奇怪的地方,跟之前的参观相比略微有些失望。只见叔叔从桌子上揪了一小撮“棉花”,他告诉我们这个“棉花”叫聚乳酸纤维。这种纤维有不易燃等优良特性,使用这种纤维制成的产品可以起到很好的防火作用,减小火灾发生频率。我们顺次往后看,看到一件印着70周年看起来有些普通的T恤,经过介绍才知道这是专门为参加阅兵的军人训练定制的,我们嘴巴都微张成了一个O型,看来聚乳酸真的十分吃香,居然可以突破层层选拔走进部队,太令人震惊了;再旁边是一摞小餐具,精致可爱,叔叔说它十分耐摔,而且不像普通塑料存在对人体有害的物质,耐高温,即使在幼儿园也可以安心使用。小小的玉米居然可以变成我们的生活用品,这在以前都是不可想象的,科技真的改变了我们的生活。
  在新中国70华诞之际,我愈发地感受到了实业和科学技术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性,作为新时代的高中生,我们要努力学习,树立远大的理想,明确自己的目标,让自己成为中国新时代的“顶梁柱”,为祖国的发展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


感受科技的魅力

□蚌埠第一中学高一(6)班本报学生记者  曹艳玲
                            辅导教师  王丽伟
  安徽丰原集团有限公司坐落于淮河之滨、涂山脚下的“珍珠城”蚌埠市。该公司是国内大型生物发酵工程技术的科技产业型公司、国家创新型高技术企业。可谁能想到丰原集团的前身是蚌埠柠檬酸厂,还曾面临倒闭风险,所幸发明的清液发酵的专利技术提高产量增加利润。为响应创新驱动号召,它把技术创新作为发展的原动力,依托先进的生物发酵技术和化工分离提取技术,对玉米、薯类等淀粉质农作物及秸秆、农林废弃物等纤维素类农作物进行精深加工,从事生化、制药、食品、油脂加工等产品的生产、经营。
  可缓解石油资源短缺,促进农业发展,改善大气环境。成为国内最大的农产品深加工企业,积累了丰富的生物制造技术、工程管理技术和生产管理经验。
  在各项生物技术中令我印象最深的还是生物材料聚乳酸。学习了生物知识了解了聚乳酸是由单个的乳酸分子中有一个羟基和一个羧基,多个乳酸分子在一起,-OH与别的分子的-COOH脱水缩合,-COOH与别的分子的-OH脱水缩合,形成的聚合物。具有环保、无毒、抗菌、阻燃、可降解的特性。
  或许有人会感觉这项技术离我们很远,但事实上它存在于我们生活的各个角落,如在针织T恤、内衣、袜子、运动休闲服饰、窗帘、儿童毛绒玩具等都有用到。以生物质为原经发酵制成乳酸聚合加工而成的聚乳酸树脂广泛应用于3D打印方面,除了这些,聚乳酸还可以制作无纺布、杯具、键盘、地毯等许多生活中密不可分的用品。
  该公司在大力发展生物质产业的同时,建立健全了完善的安全生产体系、科技研发体系、国内外完善的营销体系。不断开发海外市场,目前在美洲、欧洲和亚洲地区拥有很多国际知名企业为公司客户,形成了遍布全国的营销网络,为各类产品的销售提供了有力保障。
  不仅如此,该公司坚持科学发展观,注重节能减排和发展循环经济。采用先进的生物发酵技术和分离提取技术,选择清洁生产工艺,降低了污染物的产生,贯彻了绿色发展的理念……
  通过参观,我接触到了最真实的资料和生产线,也明白了一些基本专业知识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是怎样得到体现的。我为看到这么多尖端技术产品而折服;参观生产线,为第一次近距离观察这些产品而叹服。听着工作人员耐心的讲解,原来懵懂的头脑顿悟了不少。同时,我更明白了创新是一个社会、时代进步的灵魂,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创新精神,不管是对产品的改进还是市场的开发,创新都在其中发挥巨大作用。


无污染 更环保

□蚌埠第一中学高一(5)班本报学生记者  顾心蕊
                            辅导教师  王丽伟

  当大巴车到了丰原集团的门口,工作人员就上了车给我们简单介绍了丰原集团,有在职员工有1.83万人,总资产106.7亿元。依托先进的生物发酵技术和化工分离提取技术,利用玉米、小麦、大豆、花生等粮食和油料作物,从事生化、制药、食品、油脂加工等产品的生产、经营。
  随着大巴车继续往里开,我们听到了工作人员给我们讲解生物新材料聚乳酸,它是由玉米经过加工制作而成的,具有良好的生物可降解性,在自然界可以完全降解,对保护环境非常有利。听到这,我非常的惊讶,是因为以前没有想到玉米经过加工可以做成衣服、塑料袋等生活用品,而且它对环境没有污染。
  听工作人员讲解完以后,我们进入了制作聚乳酸的其中一个环节的工厂。里面很大,在宽大的工厂里,摆放着很多机器,它们都有各自的任务,都在井然有序地进行着自己的任务,让整个生产线看起来非常舒服和陈列整齐划一。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17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