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书军:办有文化的幼教
09版:今日教育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第1725期  总第总第58期期  2019年11月06日  星期三
返回首页 上一期  当前第1725期  下一期
李书军:办有文化的幼教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方芳 陈静 发布日期:2019-11-06 15:22:37

  编前语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名校(园)长在我省教育系统是一个令人瞩目的精英群体,探索其成长之路,解读其治校方略,对启迪新时代校(园)长的教育思考会提供有益的借鉴。本报为此开辟全省名校(园)长人物专访系列报道。本期我们对话亳州市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亳州市李书军名园长工作室主持人,蒙城县德育工作先进个人,蒙城县城关镇幼儿园园长李书军。聆听她的教育理念,感受她的教育智慧。

  “要么不做,要做,就要做好。”从事教育工作26年,这是李书军始终秉持并付诸实践的理念。
  1993年,李书军从亳州幼儿师范学校毕业,成为蒙城县城关镇幼儿园的一名教师。三年后,她进入蒙城县城关镇中心学校就职,2000年通过公开选拔,担任该中心学校副校长。2009年8月,她又重回蒙城县城关镇幼儿园,担任园长。职务变了,标准、责任和要求也需随之改变,这对她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当园长的这十年间,随着各项能力的不断提升,李书军也由最初的紧张慢慢变得从容。
  上任园长后,李书军首抓幼儿园安全规范,以“人生百年,立于幼学”为教育主线,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以“精、准、细、严”为基本原则,实行分层调配、精细管理;以“要么不做,要做,就要做好”的个人理念,坚持做有思想的园长,建有特色的园所,办有文化的幼教。她以国学经典为主线,从教学课件开发、师资队伍能力提升、课题研究、环境创设等方面着手,打造园本特色。她认真、严格,在管理中注重制度约束,也懂得人文关怀的重要性。
在她和团队的共同努力下,该园先后被评为蒙城县“教育质量管理先进单位”,教育系统“先进基层党组织”,“校园安全工作先进单位”,2019年又被授予“亳州市教育工作先进单位”。
  做有思想的园长
  在生活中,李书军追求自在随意。在工作中,她不断接受挑战,勇于创新,形成自己的特色管理。
  至今,她都清楚地记得2009年8月30日这天,她正式上任蒙城县城关镇幼儿园园长的情形:天下着雨,地上满是灰尘和落叶,看着有些凄凉,犹如她当时所处的境遇:压力与动力并存,挑战与机遇同在。风雨之后见彩虹,虽然这次的任命较突然,但李书军接受了这个新的挑战,“我当时就向全园教职工表态,大家一起努力,共同进步。”
  担任园长的前几年,李书军处于思想紧绷状态。“尤其是头两年,我会随身携带笔记本,记录下当天、明天、这周、下周、这个月、下个月需要完成的具体工作。晚上睡觉时也会将本子放在床头,有时候夜里醒来,想到某项工作,便及时记录下来。”
  抓安全规范,建规章制度,创特色文化……各项举措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在师资队伍的建设中,李书军坚持带头做表率,实行人本管理,做到人尽其才。她深知制度约束着教师需要做什么,应该怎样做,但人文关怀能让他们愿意做、乐意做、坚持做。“园长要有思想,要懂得把控全局,要结合幼儿园的实际情况规划正确的发展方向,要带领教师们共同进步。教师也要有自己的教学理念,有大幼儿教育的观念,要打开格局,不断学习,乐于奉献,用积极、开放的心态对待工作……”
  在她的带领下,园所教师队伍结构合理,凝聚力强,且质量不断提升。现有省、市、县教坛新星10人,特级教师2人、学科带头人5人、骨干教师6人、受市级表彰者若干人。
  突出国学特色打造园本文化
  2014年,《亳州市中小学国学经典教育丛书》在广大中小学校中免费发放,全书包含经典典籍、文艺作品和地方传统文化,如《弟子规》《三字经》《千字文》《诗经》《礼记》等等。该书按七个学段每学段一册进行编写,第一学段为幼儿园学段,选编28首(篇)。“结合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我们最初选择了短小、琅琅上口,且富有画面感的古诗在园里推行。”有了内容,如何将古诗应用到日常教学中?采用何种方法和途径实施?这让李书军开始了新的思考。
  结合幼儿园发展现状和一些新教师实际教学经验较欠缺的实际情况,李书军决定采用课题研究的形式,以科研促教研,让教师们在理论与实践中相结合的学习中成长。“可以说这是一种内涵式发展思路,我们以国学经典内容为主线,从教学课件开发、师资培训、环境创设等方面着手,带动园所的整体发展。”
  开发系列国学课件 现代教学课件的开发,需要一定的办公自动化设备,可当时幼儿园里仅有的一台电脑和一台打印机,都不能正常使用。有困难就要克服,为了解决硬件设备问题,李书军从蒙城县城关镇中心学校要来两台电脑,为每位教师配备U盘,还特意邀请了蒙城县城关镇第三小学的计算机教师进园,为新老教师进行计算机基础知识的培训。“培训持续了一个学期。”李书军介绍道,以往在教育教学上,多是新教师向老教师学习,这次却有所不同,由于年轻教师在计算机方面的学习力更强,很多老教师反过来向她们学习。“我觉得这种相互学习、共同进步的氛围特别好。”
  就这样,幼儿园以亳州市国学经典读本幼儿卷为基础,以县教育局开发的国学经典教育平台为载体,将现代信息技术和国学经典文化相结合。教师们多次研讨实践,寻找最适合幼儿学习国学的有效途径,开发出一系列国学课件。
  科研促教研 在课件开发过程中,李书军产生了做国学课题,将国学作为园本特色长期开展并进行深入研究的举措。她结合园所实际,建立健全教科研制度,以科研促教研,使教师在实践中不断更新教育观、儿童观,提高自身素质。基于这些举措,该园的科研工作也上了一个台阶,结出累累硕果:在2015年、2018年先后成功立项了省级课题两例(目前结题一例,在研一例),2015年、2017年成功立项市级课题四例(目前已全部结题),研究方向是信息技术与国学文化对幼儿园教育的融合渗透,这些阶段性成果将成为幼儿园科研道路上的重要里程碑。其中有省级课题“幼儿园古诗进课堂同步课件的设计与应用研究”,市级课题“国学古诗进幼儿园中班课堂的实践研究”、“《三字经》进幼儿园小班课堂的实践研究”等。
  国学进课堂 目前,该园已将国学课纳入幼儿园的学期教学计划中,并使用课题组开发的课件进行教学。
  “这里有小红帽、导游服、小红旗,谁愿意当我们的小导游,为我们介绍一下旅游地的美景呢?”幼儿们纷纷举手,跃跃欲试。
  “除了借助手、脚和肩膀打拍子诵读古诗外,老师还为你们准备了铜铃、三脚架、乐器等,我们分别试一试好不好……”不久前,一场以“国学经典进校园”为主题的幼儿园课堂教育教学示范课观摩活动在园里举行。两位教师均设置了各种游戏环节,课堂中,幼儿们积极踊跃、欢笑声不断,在读古诗、唱古诗、画古诗等反复的游戏教学中,都能很快将经典古诗背诵出来。这种教学方法,便是该园国学经典进幼儿园课堂课题研究结果的有益尝试。
  这在一定程度上使教师更好地学会了观察和研究幼儿,以幼儿为本的教育观念得到了更好的落实。同时,这些系列国学课件的科研成果不仅在园内使用,还多次承担全县国学教学观摩活动,向社会推广。
  “今年暑假,我们对所有教学课件在形式和内容上进行再调整。”李书军介绍道,这学期开始,她带着教师们从常规课程、基础课程和生成课程着手,站在一个新的高度上,进行新一轮的创新和探索,“我们准备将这些课件材料汇编成册。”
  润物细无声 为了让幼儿们时时沉浸在国学海洋中,幼儿园在建设书香环境上亦独具匠心。在教学楼一楼和二楼的走廊内,许多中国结和扇面依墙而立,每一个中国结和扇面上都有一首古诗;在教室墙面的画框中,古诗的影子也随处可见;每个楼梯两侧,《三字经》《弟子规》《百家姓》的内容,抬头可见;班级国学角中,存放着大量国学经典图书和图片,随时供幼儿阅读和学习。
  “环境创设对幼儿的影响是‘润物细无声’的,在园区环境建设上,我们围绕‘育人’主题,突出‘国学’特色,塑造出了独特的书香园本文化。”李书军介绍道。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也是塑造国学特色园本文化的有力支撑。教职工经典诵读比赛、亲子经典诵读比赛等活动,不但提升了教职工研究国学和教授国学的水平,也调动了幼儿和家长参与国学教育的积极性。
  家园共育共促幼儿健康成长
  “我家孩子经常挑食、剩饭,今天碗里又剩了很多饭菜,我和孩子一起背诵了《悯农》,并告诉他每粒粮食都来之不易,孩子听后再次拿起筷子,把碗里的剩饭吃完了。”
  “嗯嗯,王胤翔的妈妈棒棒哒!是的,古诗、《三字经》《弟子规》等内容,都包含有许多做人做事的道理,家长和孩子一起学,不仅能从中受益,还能找到和孩子沟通交流的最佳方式。”
  这是城关镇幼儿园某班级QQ群中,教师与家长交流的一个片段。这样的QQ群每班都有,每天的课余时间,尤其是下午放学后,群里特别热闹,家长有的上传学习图片,有的上传亲子共读经典音频,有的分享不错的国学经典故事,还有的提出反思、困惑,并向幼儿教师寻求帮助。
  除了常规的集体教育教学活动外,QQ群中还会上传教师录制的微视频。让家长和幼儿一起感知充满童趣的国学经典教学课堂,为家长和幼儿提供一次一起学古诗的机会。同时,微视频的上传也能让幼儿们对学过的知识温故而知新。
  “幼儿教育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帮助家长提高科学育儿能力。”李书军介绍道,为了让家长参与幼儿园工作,达到家园同步的配合教育,幼儿园成立了家长委员会,建立了家长工作制度,通过家园联系栏、班级群做到每日与家长有沟通,有交流,定期召开家长会,每学期举行一次家长开放日、每学期都举行不同形式的亲子活动,分时间段推出家长对幼儿园各部门工作、岗位人员进行评价,在加大内部管理力度的同时,保证幼儿园的工作面向家长的透明度。
  匠心耕耘育芝兰,厚积薄发结硕果。一路走来,李书军所在的蒙城县城关镇幼儿园硕果累累,所获的荣誉见证着该园回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的坚持和探索,彰显着团队的使命和担当。李书军表示,“了解幼儿、思考幼儿、研究幼儿、给幼儿最适宜的教育。做有思想的幼教人,办有文化的幼教,我们一直在路上!”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17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