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第四中学学生作品专版 奶奶依然还在 享受孤独 秋怀万古 且读且歌
07版:专版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第1723期  总第总第58期期  2019年11月04日  星期一
返回首页 上一期  当前第1723期  下一期
秋怀万古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高二(4)班 徐诗熳 发布日期:2019-11-04 09:36:22

□辅导教师  张素芳


    教学楼间的三棵银杏,为秋书写一笔金煌。时间乘着秋风老去,银杏却是门前流水尚能西。秋冬时节,万物奄奄弥留,始现暮来颜色。然而除却银杏,虽名“银”杏,却不与万物共白头。将要降霜飞雪的日子,寒风没能催生出它满头华发,却促它披了金甲。
    正如秋,没有凋零,反而盛大。在末了的年岁,用金色的盛世,凋落它一载繁华。

    风牵引着落叶在光的凉薄中起舞。暮合将,叶应满城风,在四野间新旅的召唤中启程,便有再生。
    每每散学时,便见斜阳下,满地皆是风的碎影,这是仅属秋的盛况——残阳披霞落座西山,华月漾辉初吐东林。日月同出,交相辉映,秋风和鸣。秋草轻响,黄竹低语;落叶飞花撒手高枝,雀鸟惊鸿御风而起。婆娑竹影剪乱合辉交混月华,落红枯叶映射宁坤写就秋色。叶起,不落,翻飞;花飞,不坠,翩舞。唯见一地细碎的剪影似是倾林而出的飞鸟。
    风息升涌翻腾,秋出生在这浪潮里。
    我常见风穿梭在校园间。秋携轻风拂人面颊,风挽秋歌撩拨鬓发。看流水东逝落叶归根,想一载年华随秋如画。如土的花叶,再睁眼来便是春回之时了吧。死寂的凛冬薄近,却能和风而眠,休憩在盛秋里。唯有绝于秋风里,来世见百花,才算不负寒岁啊。
    秋,绝非落幕,恰藏新生。

    秋日时节,每夜的月光较前日都微寒。秋清月明,逾显疏朗。当真于夜深时在城市聒噪的灯火下吹灯望月。飞花之暮,凉月夜,逾然是秋。
    离了人群和课业,归家的月夜是静享时光的良机。熄灯时,月光便能浸人心。伸手接住一捧月光,见它似水般欲滴、流淌;光影是黑白琴键,在掌中错落、荡漾;时间停止了原有的进速,转而在指尖凝固、飞扬。雾霭朦胧,月光微凉。正同这月下之人,身外之秋,静谧恬淡。
    灯吹冥夜,暗忖华年。千秋万载的今昔在溟濛的月下被一夜秋宵追溯念起。月怀万古之念,道尽静中秋意。
    静能生慧,慧若深秋。

    秋风飞我诗兴。
    于秋,范仲淹有长烟落日,马致远有夕阳西下,白朴有落日残霞——落日何曾有意?只是秋赋了诗意。杜甫道说万里悲秋常作客,刘彻喈叹秋风起兮白云飞,刘禹锡看是我言秋日胜春朝——秋怎得生情?只是人叹得有情。秋是何等一心,何尝变过颜色。却是暗暗藏在人心里,无声地动了人心,与人情互相描摹上了颜色。
    秋常在此,秋不变,秋无言。人常作别、人常怀懑、人常有兴,秋也有言。
    秋怀情啊。

    银杏是秋,是最末的繁华;清风作秋,送今岁入画;叶落为秋,是寒岁后绽百花;凉月见秋,有孤灯冷雨夜话。
    千载、万代,清乾、宁坤,万物万生,万世万灵,亦是这盛势的、升涌的、翻飞的、沉静的秋啊。
    万物有灵,或盛大或含蓄,或尊严或飘零,皆现于秋里。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17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