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古镇 品茶香 听淮海战役故事
01版:头版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第1723期  总第总第58期期  2019年11月04日  星期一
返回首页 上一期  当前第1723期  下一期
游古镇 品茶香 听淮海战役故事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本报记者 赵健 发布日期:2019-11-04 09:23:42

本报学生记者走进濉溪县临涣镇

    濉溪县临涣镇是一座具有千年历史的古镇,为“全国发展改革试点镇”,曾获“安徽省历史文化名镇”、“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安徽省特色景观旅游乡镇”等荣誉称号。
    悠悠岁月,挡不住历史车轮滚滚向前,70年沧海桑田,70年巨大变化,临涣古镇在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社会进步等各方面取得了辉煌成就。
    日前,在团濉溪县委和临涣镇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淮北市第七中学10位本报学生记者在本报记者和校领导的带领下走进濉溪县临涣镇,感受千年古镇的沧桑巨变,见证这颗“皖北明珠”的蓬勃发展。


古镇的茶馆说法

□淮北市第七中学高二(1)班本报学生记者  高  欣
                              辅导教师  朱良启

    临涣,千年古镇,建立于春秋时期,位于濉溪县西南部,2016年被评为“安徽旅游 十大古村镇”、“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走进临涣镇,马上让人感受到一种浓郁的特色风土人情。
  金秋10月,我们作为安徽青年报学生记者在老师的带领下走进古镇采风。我们的第一站是参观位于临涣镇中心的文昌宫。首先感受这里的古韵和红色基因,文昌宫是一处古文化遗址, 始建于唐代,是历代当地文人进行聚会,学习的地方,现存的是清代建筑。文昌宫具有鲜明的石雕文化,它里面的石雕大多为镇水神兽,听解说员解释是因为古时临涣地势低洼、河流众多,经常发生洪水灾害,人们为解决洪水问题而雕刻了镇水神兽。文昌宫又是一处闻名全国的红色革命纪念地,准海战役总前委驻地就在这里,邓小平、陈毅等老一辈革命家就在这里指挥了淮海战役,为战役的胜利起到了重大作用。文昌宫中保存有大量战争时期的地图、电话机及伟人用过的生活用品等。后来又补充了许多战争中的形势图、沙盘,战争中的支前塑像,伟人们的照片,让后人了解战争的经过和胜利的来之不易,缅怀先烈。
  临涣镇的茶文化极有特色,其棒棒茶闻名我省甚至在全国都小有名气,被誉为茶中老字号。现在共有16家茶馆,每一家都历史悠久。我们去了最受欢迎的一家,这家茶馆古色古香,充满历史的痕迹。在这喝茶的爷爷说从新中国成立到现在街道在不断变宽,路在不断变长,街道两边的建筑和绿化整齐完善。远方慕名前来喝茶的人日益增多。棒棒茶是用珍珠泉的泉水浸泡而成,是独一无二的。随着时代的发展,棒棒茶的价格虽然涨了,但仍在普通百姓的承受范围之内。
  临涣镇的民俗文化也很丰富。每逢春节、元宵节、中秋节,古镇都要举办大型文艺庆祝活动,有 踩街、舞龙灯、太头祈福娃娃、踩高跷、过独竿桥、骑毛驴等三十多种民俗活动,吸引了四方百姓,热闹非凡。
  另外,临涣镇的法治工作成果显著,很有特色,党的十八大之后,政府在这里进行了准北市新时代文化主题实践活动,临涣镇司法所充分利用茶馆的特殊条件,举行了“茶馆调解”、“茶馆说法”、“法治中国,巾帼在行动”维权月活动、禁毒法治宣传等普法活动,现在临涣镇的法治宣位很到位,法治宣传成果显著,大街小巷都存在着法治文化的痕迹。
  喝着醇香的棒棒茶,听老茶客讲述古往今来的故事,感受新中国成立到现在70年 期间天翻地覆的变化。古镇人们将时代发展与传统文化相结合,不断地创新发展,我们坚信:临涣的未来会更加美好。
  □本版配文图片由赵健、李永刚摄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17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