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路上的一抹亮色 吴倩倩:从养蜂人到致富带头人 韩先云:90后大学生村官成了村民贴心人
05版:人物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第1722期  总第总第58期期  2019年11月01日  星期五
返回首页 上一期  当前第1722期  下一期
韩先云:90后大学生村官成了村民贴心人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发布日期:2019-11-01 10:38:33

  在来安县舜山镇,说起韩先云,村民总会竖起大拇指,直言:“这个90后大学生不简单。”
  2015年,韩先云从安徽工业大学毕业,考入来安县公务员系统,现任来安县舜山镇六郎村村民委员会主任助理。自参加工作以来,按照“加强组织,服务农民,促进和谐,历练人生”的目标要求和大学生村官“6+1”岗位职责,注重实践,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基础上,创业致富。省第十三届人大代表,来安县第十七届人大代表,2017年被授予全市脱贫攻坚“十佳村干”称号,创立的来安县成喜水果种植专业合作社被评为省大学生返乡创业示范基地。
  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基础上,韩先云通过实地调研和市场考察,流转土地一百余亩,发展黄桃种植产业,黄桃种植面积达八十余亩,新挖塘坝面积十余亩,满足黄桃基地灌溉需求。同时,整修黄桃种植基地道路,改造水路、电路等配套项目。坚持生态种植经营理念,改变单一种植模式,采用树上结果、树下养殖的立体种养殖模式,发展循环经济。该基地自2015年投入生产,由于黄桃种植三年才能产生效益,投产之初,在桃园里,套种西瓜、香瓜等果蔬产品,增加效益。2017年牵头创立来安县成喜水果种植专业合作社并担任法人,带动十余户贫困人口就业。
  种好产品是基础,找好销路是关键,结合自身的优势,韩先云积极、主动利用淘宝、微信的等平台进行网上销售,以“基地+专业合作社+农户”模式建设,开展农村电子商务工作,2018年度,网络销售额达三万余元。2018年底,韩先云在县商务局的指导下,成立了来安县成喜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进一步扩大网上销售农产品范围,做好农村电子商务工作,助力脱贫攻坚。
  在青春扶贫路上,韩先云创立来安县成喜水果种植专业合作社,在做大、做强种养殖产业和探寻农村电子商务工作发展的道路上越走越好,在带动社员创业致富、发展农村经济方面积极地发挥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作用。
  创业路上,韩先云始终坚持生态,注重技术,把好产品品质关。为此,合作社坚持生态种植经营理念,改变单一种植模式,采用树上结果、树下养殖的立体种养殖模式,发展循环经济,极大地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和经济利益。合作社组织社员积极走出去、请进来、学经验、学技术,参加省、市技术培训,不断提高社员的技术水平。邀请专家、教授亲临合作社讲课和作技术指导,不断提高社员的理论素养和实践操作能力。此外,韩先云还积极创立品牌,拓宽渠道,走好农产品销售路。“品牌是合作社的生命,品牌是合作社创造效益的保障”。韩先云说,近年来,她注册“成喜”商标,利用淘宝、微信等平台进行网上销售,实现农副产品增值,电子商务大大缩短了农产品交易的时空距离,打通了农业小生产与电子商务大市场的“最后一公里”。合作社积极参加各级举办的产品展销活动,增加合作社的影响力,拓宽产品的销售市场。积极开展“农社对接”经营模式,合作社产品先后入驻社区直营店十余家。
  自己成功了,韩先云不忘带动老乡致富。她通过创新合作社采取“合作社+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管理模式,从资金、选种、种植、防虫等方面手拉手进行扶持、帮助,目前已吸纳十多户果农及家禽养殖大户入社,合作社对社员进行业务培训指导,提供科技服务。目前,附近村庄已有十余户农户开始采用立体种养殖模式发展果树及家禽养殖产业,预计实现经济收益120万元,实现社会效益600多万元。
  合作社壮大了,社员功不可没。为社员解决生产、生活上的实际困难,切实为社员谋福利,做到队伍和谐稳定、合作社生产经营持续发展。合作社长期雇佣五人全面负责黄桃种植基地及家禽养殖部分的日常管理,聘请两名技术人员提供技术指导,用工高峰期时用工数量每日可达四十余人,在韩先云的带领下,合作社越来越强大。

  □本版稿件由本报记者程榕娟采写
  □特别鸣谢团滁州市委支持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17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