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路上的一抹亮色 吴倩倩:从养蜂人到致富带头人 韩先云:90后大学生村官成了村民贴心人
05版:人物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第1722期  总第总第58期期  2019年11月01日  星期五
返回首页 上一期  当前第1722期  下一期
吴倩倩:从养蜂人到致富带头人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发布日期:2019-11-01 10:37:33

 

  2016年毕业于上海大学悉尼工商学院,很多人都以为明光姑娘吴倩倩会留在大城市当一名金融精英。然而她没有按照人们预想那样走下去,而是回到老家开始了养蜂之路。
  吴倩倩出生养蜂世家,从小便对养蜂有着一种特殊的情结。2014年,她赴法国里尔一大学习MBA课程,在国外交流的过程中,她深刻地感受到国外养蜂事业的专业化、产品的高标准。那时,她暗暗立下决心,要创办一个专业化、标准化的养蜂基地,做到蜜源的可追溯标准体系建立。让国内的消费者不再盲目追崇国外蜂蜜品牌,国内的蜂蜜也可以做到很好。2016年,吴倩倩返乡创业,于2016年9月创办了蜂聚嘉山家庭农场,当起了养蜂人。
  创办之前,吴倩倩深入蜂场实打实地了解了一遍,仔细研究养蜂技术特点,向周围蜂农学习请教,把所有蜜蜂容易生病的原因统统记录下来,同时也针对性地记录了蜜蜂每种病情该用什么药,什么品牌的药效好、农药残留少。在了解蜜蜂养殖的技术后,吴倩倩首次就购买了200箱蜜蜂进行试点,购买了先进的王浆机和摇蜜机等设备。然而,满怀信心的她在第二个月就遇到了困难,由于经验不足,刚采购回来的蜜蜂老是生病,要除螨,在给蜜蜂用药后蜜蜂产出的蜂蜜、蜂王浆质量不高,产品中的抗生素超标不合格,导致蜂蜜和蜂王浆的出售价很低。
  不甘心的吴倩倩一边继续走访周边的蜂场,向前辈们请教;一边仔细研究,上网查阅资料,在网上与各个地方的蜂农进行交流。突然有一天,她从一个视频里看到一个养蜂场地的视频,他们的蜂箱全部离地10厘米,而且流程标准化,极大地减少了蜜蜂接触污染和细菌的渠道,同时也减少了因下雨而造成的蜂箱发霉,增强了蜜蜂的抵抗力。这一视频给了吴倩倩灵感,她立即着手改善蜜蜂的养殖环境,积极进行种蜂繁育,不断优化蜂王品质,同时利用网络的优势,在线上与多个种蜂繁育的朋友学习,研究生产能力高、抵抗能力好的优质种蜂。
  这一试成功后,吴倩倩并没有关上门,只顾自己小事业,她将她的这套方法向周围的蜂农们交流,有的蜂农针对她的种蜂并结合自身的蜂场情况,真的改善了蜜蜂的抵抗力,蜜蜂生病的情况逐渐改善,提高了产品质量,当然也提高了收益。随后,吴倩倩依托昊昊蜂业一起举办了两场养蜂培训,现场为各户讲述养蜂原理和技术,手把手地教贫困户调整蜂群、喂饲料、育王分群、防治蜂螨等技术。并根据国家最新政策,将禁止使用的含抗生素蜂药整理、打印分发给周边养蜂户,以防止出现误用蜂药导致产品质量不合格、产品滞销的情况,蜂农纷纷表示有了这个表,就知道哪些药不能用了。此外,吴倩倩平时还会利用空闲时间通过报刊、书籍、媒体网络学习相关专业知识,整理心得体会,还带动身边的蜂农们一起学习进步。
  这两年,蜂聚嘉山家庭农场带领管店、三界、涧溪、自来桥、石坝镇及附近乡村的农民,进行蜜蜂的养殖、销售、技术服务、培训,使明光市的蜜蜂养殖产业向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发展,带动周边地区蜂农30户,带动蜂农人均增收4000多元。这中间,吴倩倩特别留意养蜂贫困户,不仅时常关注他们蜂群健康,还为他们提供保底收购价,其中明光市抹山的王春来和涧西的丁兆瑞与家庭农场签订协议供货,累计增收四万元。
  根据平时所学专业知识,吴倩倩作为主要起草人之一,2017年参与制定省地方标准DB34/2887-2017雄蜂蛹培育技术规程及食品安全企业标准《蜂产品制品(蜂巢蜜膏)》。2018年,蜂聚嘉山农场获批省首批大学生返乡创业示范基地。2019年五四青年节前,吴倩倩与其他几位年轻创业者被授予明光市“优秀青年创业者”荣誉称号。
  探索没有止境。如今吴倩倩又投身互联网销售,凭着自己勤于学习、善于钻研、勇于实践的性格,开通线上各个渠道销售平台,更新产品上架,打通传统企业销售渠道单一的壁垒,多渠道发展销售,在2018年底,开通了京东店铺,拓宽销售渠道,把蜂场的好蜜源带给消费者。随着网上销售的做大,吴倩倩四处寻找合作伙伴,她深知,网上销售的开展她一个人无法做大、做强,唯有专业的团队才能真正地铺开蜂产品的网络销售。皇天不负苦心人。2018年底终于找到了一群志同道合的创业伙伴,继续深耕销售渠道。
  “农场的运营不仅要摆脱传统模式,迈出‘小农’枷锁,舍弃产量,追求质量,还要融合‘互联网+’模式,将优质农产品通过互联网平台连接消费者,通过网络让消费者实时了解到蜂产品的生产过程”。吴倩倩说,抱团取暖后,越来越多的蜂农人共同走向致富,这是她作为一名青年党员最希望看到的愿景。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17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