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的高 想的远 干的实 访民情 惠民生 聚民心
03版:专题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第1722期  总第总第58期期  2019年11月01日  星期五
返回首页 上一期  当前第1722期  下一期
访民情 惠民生 聚民心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陈克猛 发布日期:2019-11-01 10:27:50

回音壁

□霍邱县城关镇党委副书记(主持工作)、镇长  陈克猛

  在党中央提出2020年要实现全面小康之后,全国的扶贫工作步入了快车道。无数贫困群众在党和政府的关心、关爱下,生活有了保障,发展有了希望,许多地方不仅做到了物质脱贫,还提出了精神脱贫的目标,霍邱县城关镇泽沟村就是一个很好典型。该村是安徽医科大学对口扶贫单位,驻村扶贫工作队在队长吴成义的带领下,吃住在村,与干部、群众一道撸起袖子加油干,“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在泽沟村,60%以上贫困户是因病致贫,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扶贫工作队开展了健康扶贫工程。由安徽医科大学无偿提供了设备和资金,维修了村卫生室,并充实了必备医疗器械和药品,确保了小病不出村,解决了“就医难”的问题。扶贫工作队还实施了教育精准脱贫和精神脱贫工程。将扶志与扶智相结合,开展校舍维修、教师培训和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等教育精准扶贫。开展“弘扬传统文化 助力脱贫攻坚”活动,通过发放敬老孝亲倡议书和村规民约宣传单,制作文化墙,组织县文化团到村里演出传统文艺节目,营造了孝善养老的浓厚氛围。推进赡养协议,督促子女履行赡养义务;组织子女与老人签订《赡养承诺书》,引导群众尊老爱老,丰富了精神脱贫内容。开展孝善评选,设立孝善红黑榜,晒出子女在物质生活、精神慰藉等方面给老人的关心和关爱情况。同时,开展“最美家庭”、“好媳妇”评选表彰活动,弘扬孝道文化,受到当地群众的好评。两年多来,村容村貌发生了显著变化,村庄亮起来了,民乐响起来了,贫困群众腰包鼓起来了,处处展现出勃勃生机。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17428号